第173章 华语金曲奖(1/1)

作者:搂住油菜花

港娱:功夫之王第173章 华语金曲奖

华语金曲奖 “日月换新天,神教照万民。” 穿着苗族喜服的任盈盈缓缓转身,露出她清丽绝伦的脸庞。 “咔,转快了,重来!” 杨叶从椅子上站起来,走到对面去,说道:“阿莲,看我手势!” 陈玉莲点点头,再一次拍摄,杨叶伸出一只手掌,喊道:“预备,开始!” 杨叶的手掌缓缓转动,陈玉莲便跟着他的节奏一起转过脸去。 “很好,继续!” “假新郎换装!” 日月神教教众假装结婚,趁机走私,展示了这个教派的经济来源。 假新郎把衣服脱了下来,任盈盈坐在主位上,说道:“把这次运到的货物清点一下。” 接下来便是特写,一个个箱子打开,展示各种金银珠宝。其实这些都是噱头,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展示一个箱子里的火铳。 因为后续的剧情的设定是:古今福这个太监武功非常牛逼,大家都打不过他。 他正在猖狂之际,蓝凤凰给了他一枪。 正所谓“武功再高,一枪撂倒!” 根据剧作中的“契科夫之枪”理论:如果在第一幕中看到枪,那么在遵循传统的三幕结构的故事中,它应该在第三幕中使用。反之亦然,在第三幕中开枪的行为应在更早的时候完成铺垫。 为了不让结局的开枪干掉大ss的剧情过于突兀,在前面就必须设计一个镜头展示这把火铳,而清点货物的桥段自然是最省事的,还有一定的合理性。 展示完枪之后,任盈盈问道:“是不是有几个汉人住在我们这里?” 长老道:“他们都是华山派的人,听说是来采药的。” 任盈盈道:“我发现一路上,有好多东厂的番子跟着我们,可能是我们日月神教的私盐买卖做的实在太好了,他们想分一杯羹,所以向我们开刀了。” 这一番话是为了加戏剧冲突,引起误会,好打架。 功夫片嘛,看点就是打架。所以剧情设置就是要制造各种打架的机会。 “k,今天提前收工了,明天上工时间改到中午,晚上要加班拍夜戏,都做好准备!” 杨叶要去参加“首届华语音乐金曲奖颁奖典礼”,扔下一句话就走了。 这是香港电台主导的第一个华语音乐颁奖典礼,一旦成功,将对后世乐坛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而香港电台台长张敏怡是杨叶的人,这也就意味着金曲奖是在杨叶的掌控之下的。 虽然,一般情况下杨叶不会干涉颁奖礼,以免影响其公正性。 但……世界上任何一个颁奖礼都不可能公正,强如奥斯卡金像奖,那些年想拿最佳女主角的好莱坞女星们,谁不得舔一下哈维韦恩斯坦? 安妮海瑟薇不肯舔哈维,结果就被黑粗翔。 后来哈维为什么坐牢?因为六大公司出手干预了奥斯卡,使得哈维对奥斯卡的影响力消失了。 于是,那些从前舔哈维的好莱坞女星就纷纷跳出来,把他咬死了。 为此还整出了个“t”运动,在世界各地留下一地鸡毛。 对于杨叶来说,金曲奖只是一道前菜,他最看重的主菜是金像奖。 原时空那个香港电影金像奖太封闭了,香港电影黄金时期还好说,后来香港电影一衰弱,就变成依托答辩了。 现在,杨叶要借张敏怡的手,改造金像奖。 …… 杨叶来到白杨唱片公司,郑东汉、谭咏麟、邓丽、许贯杰四人摆了张桌子,正在搓麻将。 许贯杰是新加入白杨唱片公司的,为了把他拉进来,郑东汉游说了好久。 不过许贯杰肯加入,主要还是郑东汉扯了杨叶的虎皮,给出了一些承诺。 白杨唱片公司成立半年,算上杨叶只有四个歌手,却堪称华语乐坛的半壁江山了。 现在香港乐坛除了他们四个,比较有知名度的还是有杜丽莎,露云娜、徐小凤、汪明荃、罗文、关正杰、郑少秋等人。 不过势头都不及他们四个猛,杜丽莎,露云娜这俩还是菲律宾人,唱英文歌的。 杨叶严肃地道:“上班时间,在公司里搓麻将,影响也太坏了吧?” 邓丽白了他一眼:“今天是礼拜六好不好。白板!” 许贯杰道:“碰!老板娘喊我打的,别赖我啊!发财!” 杨叶嘿嘿一笑,跑到邓丽身边,问道:“嬴了多少?” 邓丽愁眉苦脸地道:“输得都快当裤子了,小鸡!” 郑东汉一副村长脸,贱兮兮地道:“你当了裤子也没有小鸡啊!” 这一瞬间,杨叶感受到了,郑中基的确和这厮长得很像。 邓丽抬头问杨叶:“东汉家小基基多大?” 杨叶比了个手势:“六!” 邓丽又问:“六岁?” 杨叶道:“六厘米!” “哈哈哈!”谭咏麟没憋住笑,把自己的牌给推倒了半边。 邓丽赶紧看了一眼他的牌,嘴里还嚷嚷道:“干嘛?想诈胡啊?” 谭咏麟把自己的牌扶起来,叹气道:“牌都被你看光了,你还贼喊捉贼。” 杨叶看了看表,说道:“时间不早了,再打一圈就收了吧,等下还要走红毯。” 邓丽道:“你帮我报仇!” 郑东汉连忙道:“不许使用核武器!” 许贯杰不解:“什么核武器?” 郑东汉指着杨叶道:“这人是赌神来的!” 许贯杰自诩牌技了得,不信邪地道:“真的假的?快让我见识一下!” …… 半小时后,邓丽挽着杨叶的胳膊,喜笑颜开地下楼而去,后面跟着三个男的,全都愁眉苦脸。 五人驱车来到利舞台,发现现场特别热闹。 许贯杰道:“不错啊,感觉比去年的金唱片颁奖典礼隆重多了。” 1977年,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香港分会举办了第一届金唱片颁奖典礼,本港销量张即为金唱片,张即为白金唱片。 ifpi举办的金唱片奖只认在香港销售的唱片,结果大多是英文唱片得奖。 只有邓丽、徐小凤、许贯杰这三位中流砥柱,靠着华语专辑拿了奖,算是个华语歌挽了点尊。 虽然白金唱片、金唱片销量是看一位香港歌手商业价值的重要指标,但是香港ifpi金唱片奖却并不被香港乐坛重视, 这是因为奖项的流程设计上,有一些先天缺陷。 首先它规定由唱片公司向ifpi申报,ifpi去公司核算数字,最后公布。 如果公司不申报,卖得再好的歌手也是没有白金唱片销量数据的。 而公司不申报的原因有些是歌手和唱片公司有矛盾,有些是唱片公司之间或者唱片公司和唱片业协会之间因为利益而拒绝申报等等。 比如今年邓丽的《淡淡幽情》直接卖飞,但是白杨唱片公司刚刚成立,还没来得及加入ifpi,所以《淡淡幽情》这张专辑就没法拿奖。 全港销量第一的唱片拿不到金唱片奖,那你这个金唱片奖还有什么卵用? 在原时空,香港电台的“十大中文歌曲”出现之后,很快就取代了“ifpi金唱片奖”,后来那些唱片公司甚至懒得搭理这个破奖,因为申报还踏马要花钱。 dengbidwqqwyifan shuyueepqqwxwguan 007zhuikereadw23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