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种田开始:一统之路第58章 理论冲突
不过李景行闻言,却是上前一步,微微躬身行礼道:</p>
“陛下,此事关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关系重大,不可草率行事。”</p>
他的语气沉稳,充满自信,让众人不禁为之侧目。</p>
“叛军虽然嚣张,但毕竟根基尚浅,缺乏底蕴。“</p>
“只要我们稳固内部,加强防御,同时利用外交手段,切断他们的外援,使其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便不难将其平定。”</p>
李景行侃侃而谈,条理清晰,显然早已深思熟虑。</p>
他接着说道:“此外,平定北方匈奴之战,已令朝廷钱粮亏空严重,此时若贸然出兵,恐怕会引发更大的危机。”</p>
“因此,我们需要谨慎考虑,权衡利弊。”</p>
李景行的话引起了在场众人的共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p>
坐在龙椅上的赵皇,眉头微皱,微微俯身向前,目光凝视着李景行,眼中闪烁着思索之色。</p>
“此次平定匈奴,世家大族不是都捐过钱粮了吗?怎会如此之快就耗尽了?莫非尔等竟敢欺瞒于朕?”</p>
赵皇的声音突然变得低沉而威严,带着一丝冷冽。</p>
他的眼神锐利如鹰隼,扫视群臣百官,令人不敢与之对视。</p>
然而,李景行却毫不畏惧,挺直腰杆,直视皇帝的双眼。</p>
“陛下息怒,绝无此事!”</p>
他顿了顿,继续解释道:</p>
“陛下,平乱所耗巨大,世家大族虽有所捐献,但仍不足以弥补亏空。”</p>
“且如今各地天灾不断,民生困苦,需拨出大量钱粮救灾,故无法全力支持平叛之事。”</p>
赵皇的脸色稍稍缓和下来,微微颔首。</p>
他看向李景行,问道:“李相,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p>
赵皇的语气显得有些急切。</p>
李景行却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回答道:“陛下,臣已经草拟了一份计划,可以逐步解决当前的困境。”</p>
他的眼神充满自信,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p>
赵皇闻言,露出感兴趣的神色,连忙追问:“哦?快快道来!”</p>
“臣认为,我们应该先稳固内部,强化边防,同时利用外交手段,分化叛军内部,使其自乱阵脚。”</p>
“另外,还可以利用招安的名头,暂时先稳住他们,待北方大军抽出身来再来收拾他们。”</p>
赵皇听完李景行的建议,微微点头。</p>
而群臣也跟着附和起来,毕竟打顺风仗他们最拿手了。</p>
…………</p>
而在秦阳那边,他见平安县和州府不仅没有出兵的迹象,反而加强了防御。</p>
而秦阳看了看多番参战的士卒后,也下达了驻守的命令,开始恢复元气。</p>
府城不比县城,那里城墙比这里更加高大宽厚,就算攻城器械充足,就他们这点人,就算打下了扬州,也一定守不住。</p>
本来想着把他附近的几支兵力调出来了,但谁想到………</p>
秦阳摇摇头,放下了情报。</p>
…………</p>
山崖口,王青山所率领的军队在此处安营扎寨。</p>
夜幕降临,火光照亮了整个营地,映照出王青山严肃的面容。</p>
他将一张地图铺展开来,手指指向宝应县的位置,然后目光转向三位营长,语气坚定地说道:</p>
“据我们得到的情报和兄弟来信,那支残军并没有撤回州府,反而前往了宝应县并在此驻扎下来。”</p>
“目前他们加上城内的守军大约有一千人左右……”</p>
当众人听到这里时,终于明白过来,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p>
作为最早跟随秦阳参与部队建设的“老资格”,同时也是一营营长的赵峰,忍不住提出质疑:</p>
“老王,难道你打算攻打宝应县吗?”</p>
然而,二营长李圆却是一脸兴奋,跃跃欲试地看着王青山。</p>
王青山微微颔首,眼中闪烁着比周围篝火更为炽热的光芒:</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