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到保和康坐诊(1/1)

作者:鹿鸣春

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第240章 到保和康坐诊

“我女儿带我去医院,那里的大夫上来就开单子让我交钱验血,还要吃俩白馒头,然后半小时抽一管血,一小时抽一次,一个半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抽好几次,光化验费就要几十块,我没答应! 你这,就摸摸手腕子就行啦?” 余红兰笑道: “是,我这检查就是这么简单,不过大姨人家也没做错,他们西医是靠检测数据,支撑着结果,要看您餐后三小时内的血糖和胰岛素变化来出治疗结果,殊途同归,目的都是为了您的健康。” 大姨看看放在余红兰面前筐里的挂号牌,又看看正在开药的罗文。 “不一样不一样,你这挂号只要五块钱,原先我还觉得贵,是我老姊妹说这里好,现在看,我姊妹没骗我!” 罗文忍不住开口。 “大姨,您也是沾了我师父徒弟的光,我师父一个号十五块!” 这话一出,原本站在大姨身后那个瘦巴巴的中年男人一下子坚定起来,手里的号码牌直接放在余大夫跟前桌子上,像是用号码牌排队似的。 余红兰送大姨离开。 “那大姨您拿着方子去柜台交费拿药就行,别忘了之后来复查啊!” 大姨一想到自己占这么大便宜,也不纠结了,欢欢喜喜的起身。 后头瘦巴男人赶紧坐下。 他坐下之后,立马又有人来,用号码牌排队,都是刘娟那边的病人分过来的。 余红兰给分诊台护士一个眼神,护士立马领会,上前维持秩序,只留这两位病人坐在余红兰跟前。 “同志有哪里不舒服?” 余红兰可以管年长的女性喊大姨,但是男性就算了,保持距离,最好冷漠一些,是后世养出来的保护色。 男同志推一下眼镜,急急忙忙的把情况描述一下。 “也是不能饿,心慌手抖,吃过饭俩小时,就不行了,得赶紧吃东西,跟刚才那大姐一样,我是不是就是你所说的营养不良低血糖?” 余红兰观察了男同志的气色之后,伸出手。 “同志别慌,先把脉!” 双手都号脉之后,余红兰撒开手,又仔细观察男人气色,最后总结。 “同志你这不一样,不是低血糖!” “啊?我不是啊?那我这啥毛病?每次没饿先抖,大冬天都能出一身汗,恨不得立马往肚子里塞饭,一边吃一边抖!” 余红兰轻轻抽动鼻翼。 “同志,你是不是胃不好?总打嗝?特别是喝酒之后?” 男同志不解,但是症状都对! “对,我是有些容易胃胀的毛病,消化不太好。” 余红兰摊手。 “问题就出在这里,你是胃不好导致的不能饿。” 罗文和身后病人都听的入神,余红兰解释道: “胃是情绪器官,你应该是有慢性胃炎,最直观的表现就是脾气急躁,一饿就慌,情绪更差,而且还有些口臭。” 男同志恍然。 “原来我不是低血糖!那吃什么东西能养胃?” 余红兰转身让罗文开药。 “养胃最好的方法就是让胃有足够的休息时间,你晚上饿就不会这样吧?” 病人点头。 “我就早上十点多那会儿会发作,早餐吃多少都不顶事儿,下午晚上基本不会。” “嗯,早上还有很重的起床气啊,上午心情都不好,下午会好一些,所以胃也觉得愉快。” “额,单位天天早上要开会,上午工作任务特别重。” 余红兰转身又让罗文调整药方。 “再加一些疏肝理气,缓解急躁情绪的药,胃是娇气的器官,平时不要喝酒,辣的刺激性的也不要吃了,正常吃饭,情绪好了,再吃上药,好的很快!” 病人捧着方子,余红兰又补充道: “到时候你口臭的毛病也能治好!” 病人大喜。 “那可就太好了!” 口臭简直是社交噩梦,他几乎没有朋友,要是能治好,就太好了! 病人兴高采烈,去柜台拿药了。 这位病人走了,紧接着就是刚才用号码牌占位子的病人。 余红兰盯着他的嘴唇看,颜色发紫,脸颊有些不易察觉的潮红。 不用余红兰问,病人就开始描述自己的症状。 “我跟刚才的大哥大姐情况都差不多,一饿就心慌手抖冒冷汗!” 说着伸出双手给余红兰把脉。 这位病人用了挺长时间,脸上神色也有些凝重,吓的病人都不敢大喘气了。 罗文坐在后面也慢慢紧张起来。 余红兰得到想要的答案。 “同志,你家里长辈有没有人心脏不好的?” “额~我奶奶好像就是心口疼,倒下就没起来过了,我爸也有些爱心口堵得慌,怎么了?” 男人有些不好的预感。 “大夫,是我的心脏不好吗?可是我没有心口疼过,没有哪里不舒服,我跟刚才的大哥大姐症状都是一样的!” 余红兰指指他的嘴唇。 “只是说你有这样的风险,另外你出现心慌手抖,那其实是室颤,算是心律不齐的一种表现,还有就是缺钾元素,钾元素是维护心脏的重要营养素,只要补上来,你这个症状就可以缓解。” “那我这个心脏问题咋整?” 余红兰想了想。 “我给你开一些护心丹,回去时不时吃一顿,要常年吃。” “好好,这样是不是就能保证我心脏健康了?” 保证是不可能的。 “谁也不能完全确保百分百健康,而且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本来就会逐步下降,都是自然现象,护心丹的作用就是增强你心脏的活力,这样抵御病痛的能力也强了,风险自然就降低或者说延迟了!” 接下来余红兰重点说了养护心脏的方法,不能大喜大悲激烈运动等等。 病症治疗简单,潜在风险让余红兰对病人交代了十几分钟。 病人详细记录下来,一直到没有疑问,才放下心来。 “对了,我这个症状,您说要补充钾元素,那我去医院的药房买钾元素来吃吗?” 余红兰赶紧摆手。 “不必不必,食物里面就能摄取的营养素,尽量从食物里面得来,不要粗暴的去买单独的元素。” “为什么?我侄子专门从国外买了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单独补充,养的特别精心。” 余红兰正色。 “国外那种缺什么补什么的手法,造就了一大批食物过敏的后代。 人体天然就有从食物中鉴别和汲取身体急需元素的能力。 如果长期针对性补充,那人体这种能力就会逐渐消失,天长地久,可能到下一代或者代人之后,人体机能越发单一,某一天摄入一些稀罕食物,就反应强烈,过敏甚至能要命。” 每个人都有过敏的东西,但是从小就开始零星接触之后,长大基本不会有什么要命的反应。 后世网络上笑谈一生致力于脱敏的花家人,本身就是老祖宗的生存智慧。 病人一听,脸上出现惶恐的神情。 “这,好,我回去就跟我哥说。” 关于补充钾元素的方法,余红兰直接让罗文给病人手写一些食物。 首先就是牛羊肉,其次是土豆,红薯,再就是香蕉苹果橘子之类,都是常见食物。 每天多摄取,心慌手抖室颤的毛病就会逐渐缓解。 就这么不到一小时的功夫,余红兰看了三位症状一模一样,但是病因完全不同的病人,瞬间让在场所有人都面露崇拜。 还有病人直接去加钱换了余红兰的号。 现在西医分科越来越细,像刚才三位病人的症状,三人压根不知道应该挂什么科,最后可能都去了内分泌科,查不出原因,浪费钱不说,还耽误治疗。 病人去哪儿能判断出自己应该挂什么科呢? 两三个科室流转之后,检查费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还要浪费时间,让病人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信心,这些都是压倒骆驼的稻草。 病人正是明白这一点,才对中医馆越发推崇。 三位病人之后,余红兰跟前也开始排队,她的号总算是能正常上人了。 没占到便宜的病人还颇有微词,不过能在分诊台坐阵的护士小姐姐就没有吃素的,三言两语,就镇住大家,还让他们心服口服,要么等余大夫的徒弟,要么去换号加钱。 到了午饭时间,余红兰还在忙碌,易沉跃已经拎着饭盒到了。 接诊台护士上去说了两句话,就欢喜的转身喊道: “余大夫,您对象来给送饭了!” 余红兰从脉案上抬起头,刚好对上易沉跃笑眯眯的眼眸。 医馆所有医生护士纷纷投来目光。 易沉跃一点都不怵这样的场景,越是人多越镇定大方,余红兰笑道: “这么早?” “不早了,都快十二点半了!” 护士早就停止放号了,就等看完现有病人,大夫们可以轮流休息。 余红兰也是,看表才发现不早了。 “哎呀,我给忙忘了时间,小孙,你带他去我办公室。” 说着,余红兰冲易沉跃挥挥手。 “进屋去等我,看完这两个我就过来!” 快一点钟,余红兰洗了手,终于走进自己办公室,一屁股在椅子上坐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