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土着姐妹智商在线第218章 提出治疗方案
领导倒是沉思了。 “米汤,是个好东西。” 领导现在每天饭前都会有一碗米汤,早年遭了罪,胃不大好,这些年调养下来,已经很少犯病,都是米汤的功劳。 “那速成呢?” 余红兰抿唇,半晌开口。 “我曾经在西南行医的时候,偶遇一个自缢上吊的人,在对方吊死的脚下泥土里挖出一块药材,在本草纲目中记载,缢死之人,脚下有物,质如麸炭,即时掘取便得,这叫人魄。 邓昕太亢奋,就是阴阳失调,有阳少阴,人魄阴气重,可以借助他人的魄,补全邓昕的阴。” 众人听到吊死的人,就面露惊诧,尤其是领导身后的医疗团队众人,谁也没想到余红兰已经疯癫到这个地步,竟然把本草纲目上什么东西都搬过来用。 尤其是张大夫坐不住,跳出来指责红兰。 “一派胡言,什么东西都能乱用,还用在小孩子身上,我看你是想成功想疯了。” 余红兰挑眉。 “你能你来?” 张大夫语塞,片刻过后仍旧坚持自己的看法。 “领导,这样不行,从未听说过这玩意儿能治病。” 余红兰抬起下巴。 “所以本草纲目记载的药物你不信?” 张大夫梗着脖子。 “没有经过验证的东西,自然不能乱用,古籍也不是全对,我们必须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余红兰冷笑一声。 “首都今年立法会刚刚就行医规范标准立下法规,已经开始实施,本草纲目中药草大全,中华草药录,黔南草药,湖南广西草药都是行医用药的依仗。 本草纲目是李时珍大夫之前,无数大夫验证过的药草集合,你浅薄无知学艺不精,以为自己没见过的就是糟粕,就像那蹲在井底的青蛙,只会咕呱,不知道睁开眼睛看看外面的天。 你以为你算老几,还取其精华,合着只有你会的那仨瓜俩枣就是精华? 以自我为中心,自己认为不行的,就是老祖宗瞎胡诌的,数典忘祖,还反咬一口,算是欺师灭祖。” “你!你……” 张大夫本就泛红的苹果肌被余红兰毫不留情的一通指责怒骂之后,涨成绛紫色。 他环顾一圈,盼着有人站在他这边一起指责余红兰,没想到压根没人鸟他。 在首都经营这么多年,张春安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有被小辈指着鼻子骂的一天,重点是面子碎了一地,今天要是不找回场子,还怎么在领导面前行走?还怎么出来见人! 余红兰冷冷的看着张大夫,包括几个想要上前帮张大夫说话的人,都被她的眼神劝退。 余红兰知道,领导默不作声,其实也是觉得这事儿匪夷所思,想让其他人跟余红兰辩一辩,辩证明,才能针对用药不是? 领悟到领导的意思,余红兰先疾风劲雨一般呵退质疑之声,随后才温言解释。 “小儿出生七魄不全自然常见,有针对性的补上就是,邓昕缺的就是人魄,你们自己把脉试试,只要用人魄补上,就不需要其他任何药辅佐。” 医疗队领头人物厉大夫此时终于出声。 “从未见过只要一味药就成方子的。” 余红兰浅笑: “怎么会,板蓝根泡水,红枣茶,生石膏泡水,都算是方子,只要精准对症,就不需要那些花里胡哨,孩子其他方面没有问题。” 厉大夫沉思良久,只能承认余红兰比他强。 “在用药上,还是年轻人胆大心细,一往无前,没有顾虑,我等老了,自叹不如啊!” 领导抬眸,温和的看向红兰。 “药在哪里?还有效果吗?” 余红兰点头。 “在安平市的保和康,算是药柜的当家之宝吧!” 药店不管用得上用不上,都要存一些藏品当镇压其他药品的宝贝,也算是药店底蕴,已经墨守成规,成了沿袭千年的规矩。 领导看着小小的邓昕,他还是在像个陀螺一样旋转着,举手投足,的确能看到不规则的抽搐。 邓昕的父母经过大夫们这一番论证,也有些傻眼,直接把决定权交到老爷子手里。 领导最终拍板。 “那就用药吧!十年,太长了。” 余红兰点头。 “那我这就让我师父派人把药送过来。” “怎么过来?需要我让人去取吗?” 领导知道现在人出行的主要方式都是火车,火车太慢了。 程如峰闻言,微微意动,看向红兰。 要是可以,谁不想衣锦还乡呢! 余红兰微笑。 “一来一回耽误时间,领导放心,我让我咱们安平制药厂派车护送过来。” 领导苍老的手在桌子上点了点。 “这样,你也别让你师父找人了,我让安平那边的人给送过来。” 余红兰了然。 “也行。” “就算咱们决定用速成的方案,平时给他多喝米汤,滋阴润燥,也没有坏处。” 邓昕的母亲连连应下。 “好好,多谢余大夫。” 有大领导发话,东西送来的很快,余红兰留在红楼住一晚,第二天就看见印有保和康标志的盒子摆在领导面前。 余红兰上前打开,众人想看又忌惮,身体离得很远,脑袋却都忍不住伸过去看。 只见一个黑褐色的小球,乒乓球大小,表皮虽然看着色泽不均,但是触感应该光滑。 余红兰戴上手套,用蚕丝布包裹着人魄。 “我去处理一下,很快就可以给孩子用上了。” “这个药得吃几次?吃完会有什么反应?” 邓昕的母亲有点紧张。 余红兰神态平和,说话不急不躁。 “分三次吃,每次间隔三天!” “为什么要间隔三天?” 邓昕母亲有些不理解。 余红兰笑道: “因为吃完之后,他就会非常想睡觉,迫切的想把之前亏的睡眠补回来,大致能睡个两三天。” 邓昕母亲和在场众人听了都有些惊奇,等着大开眼界。 药物本来就是炮制过的,不然无法长期保存,现在只是把药性调动出来,弄成好入口的药丸子。 余红兰的速度很快,还在外头包裹了糖霜,小孩子舔一口就很喜欢。 但是药丸子入口没多久,就像果冻一样滑入肚子里。 众人目不转睛的看着邓昕。 刚吃完药,他还在继续玩手里的玩具枪,那是小袁警卫专门给他找来的。 但是整个人肉眼可见的安静了许多,之前动作大,抽搐的现象不过三分钟就消失了。 很快,邓昕蹲在那有些蹲不住,困顿的揉揉眼睛,起身环顾一圈,谁也不想找,直接坐在地上,迟疑两秒,歪下去就睡着了。 众人从未见过如此神效的药,忍不住想要上前确认,结果邓昕的母亲快了所有人一步,上前抱起孩子。 小邓昕果然只是睡着了,呼吸绵长,脸色正常,像是正常熟睡的孩子一样。 领导看看孩子,又看看余红兰。 放在腿上捏紧的手变的更紧了。 “小余大夫,确定两三天就能醒来吗?” “嗯,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睡补。 睡眠在补身体方面算是个大的,人都需要吃喝拉撒,两三天是人体的极限了,到时候他会醒来,不过吃了东西还会继续睡,大概三次之后,就彻底康复了。” “所以领导,小余大夫让您按时睡觉,您可一定要听劝!” 小袁见缝插针,坚决把领导的身体放在第一位。 领导忍不住笑。 “是是是,你说的是,以后都听你的。” 邓昕一直睡到第三天傍晚,他父母一开始还比较淡定,守着熟睡的孩子,到了第二天傍晚,两口子就有些焦虑了。 等到第三天,孩子还在睡,两口子时不时就要去看一眼,喊余红兰去给孩子把脉,又信不过余红兰,让其他大夫再验证一番。 甚至还去试探孩子的呼吸。 到下午,两口子几乎要冲余红兰怒吼了,余红兰不急不慢的制药,忙碌的领导听说这事儿,抽空过来镇压下去,才算消停。 直到傍晚,孩子睁开眼睛就喊饿。 邓昕的母亲这才喜极而泣,从孩子出生开始,吃饭一直很差,现在能一口气吃下一大碗面条,这心情,只有养过孩子的家长才能体会。 等到第三次用完药,余红兰就计划要回去的,只是为了确保万无一失,领导把她扣下了。 学校孩子们的实习工作由郑涛教授全面接手安排,医院那边也暂停接诊,让她没有后顾之忧。 第一次醒来,吃了个饭,又喝药,只清醒了不到一小时,就睡着了。 再次清醒,就好多了,从早上醒来,一直到下午三点,才撑不住睡着。 九天之后,生物钟就养成了,跟上次醒来的时间差不多,白天精神抖擞,中午睡了一会儿,晚上到点儿接着睡。 余红兰看着孩子睡着,宣布邓昕彻底痊愈。 “以后他会有规律的生物钟,早睡早起,中午小憩,三餐正常,米汤也可以跟上。” 领导早已经有了打算。 “我听说你打算在首都开保和康,位置我已经让人给你找好了,另外就是医疗队挂职那个事儿,你再考虑考虑,不必每天都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