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围棋产业链(1/1)

作者:毫端

别人亮剑,我亮导弹!第161章 围棋产业链

医学院教员的事暂时告一段落,水大夫安心地在医学院住了下来。 “没想到,这个山屯宁次,初到华北,就帮了咱们这么大的忙啊!”副总指挥道。 “哈哈哈哈!不过,它上任以来,在冀省可是没干人事! 不说它了,现在解放区人民生活逐渐富裕,有了更高的需求,咱们可以发展围棋棋具制造业。 一方面满足咱们自己的需要;另一方面还能卖到南方、太极国和樱花国。 太极国现在还没什么人下围棋,不过已经有不少旅膏药太极人下起了围棋,将来在太极国应该有市场。 就咱们国内来说,中低端的需求才是最大的需求。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用得起山屯宁次的这套棋具嘛! 而且,棋墩适合放地上,下棋的时候不是跪着就是盘腿坐着,对咱们华夏人来说,都不舒服。 我看,以后还是放在桌子上的棋盘更合适。” “我看可以,免得以后再有人说咱们这边的人没文化,连围棋都不会下!不过,有些难度。下棋这事,在很多同志眼里属于不务正业。” “既能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又能赚到钱,有什么不好的呢?我觉得咱们组织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能让老百姓过得更好的事,都应该支持。” “说是这么说,要接受这一点需要一个过程。”以副总指挥雷厉风行的作风,仍然感受到了一些难度。 副总参谋长点点头道:“嗯,慢慢来嘛!咱们可以向上级汇报一下咱们的想法,推动这事的发展。” 延州总部收到报告后,进行了不小的争吵。 同志们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只是有的同志过于教条化,只强调从熊大那里学习来的只言片语,不管这段话适合不适合华夏的具体情况,一股脑将这些话生搬硬套过来。 好在最终还是支持这件事的同志占据了上风,总部克服阻力,支持可以在太岳解放区搞个试点。 至此,组织内有了一些“贫穷并不光荣”的思想。 在幽玄对局事件持续发酵下,带动了山西棋具制造业的发展。 不仅围棋,连中国象棋、国际象棋、跳棋、五子棋,甚至斗兽棋都开始大量制造。 这可以说是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因为长期以来,我方一直处于物资匮乏状态,我方发展经济优先要考虑民生、军工、基础建设。 这些棋类,被认为属于享受的范围。而且,这些产品能送到消费者手中,离不开商业。而商业长期以来是不受支持的,当时还认识不到商业的重要性。普遍认为商人是不劳而获的社会蛀虫,他们只是倒手赚差价,并不创造价值。 同理,物流运输业也不发达。你只是把东西从一个地方送到了另一个地方,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并不会你运输一趟就凭空多出来一些东西。 扛着系统的李云龙除外。李云龙真的能把十枚炮弹运输成一百枚。 民营经济的工厂、公司的所有者、管理者,都被认为榨取剩余价值牟取私利,也不被认可,甚至被认为属于敌人。 我方能接受和支持棋具制造业的发展;能够认可商业发展;能够认可民营经济,都说明在思想认识上有了不小的进步,已经趋于成熟。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变化是由解放区生产力极速发展所催生的。若非如此,我们的组织还将继续摸索很长一段时间。 现在已经有了摆脱唯熊大国际组织命令是从的倾向,有可能减少很多损失和冤假错案,挽救了不少好同志的生命。 而这又反过来作用于社会生产,继续提升生产力。 现在的主要矛盾是我方相对滞后的管理水平,无法适应极速发展的生产力的矛盾。 在解放区,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的建立,人们有了闲暇时间,开始有时间下棋。 有了需求,就有了产业,与围棋相关的各项产业获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不仅模具制造,各地慢慢都有了棋馆、俱乐部。也出现了一些以棋类运动为职业的人。 在长治,还有了一家围棋道场。围棋道场是棋艺修炼的场所,聚集了一批围棋高手。 慢慢地,长治一带成了华夏围棋之乡和棋具之乡。 香榧木是公认的制作围棋盘最合适的木材,但因其稀少性,不容易获得那么大年份的木材,而且出于物种保护的目的,也不能大肆砍伐。 再加上香榧木棋墩制作难度大,所需时间长,一副棋具价格达好几万元,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起的。 前面提到过,在樱花国,制造一块香榧木棋墩需要三十年以上。这都要到七十年代了! 解放区发展棋具制造业,主要还是为了满足普通家庭的需要,而不是顶级富豪。 所以不能用香榧木来制作棋盘。 除了香榧木,还可以用铁杉木,又称为新榧木。此外毛竹、山东沂蒙山区的金楸木、桂木、桧木等等也都可以。 再低端一些的,用三合板就能凑合着用了,再高端一点就五合板。 最最简陋的甚至可以用牛皮纸或者白纸。 都是价格亲民,凑合能用的产品,正适应了当时的需求。 至于棋子,樱花围棋的白子常用一种贝类,手感好、花纹好看。但同样出于物种保护的因素,解放区不能采用。 华夏的瓷器举世闻名,连华夏的英格历史名字都附带了陶瓷的含义。 不能用贝壳,可以用瓷器嘛! 瓷棋子也可以做得十分精美。 两个月之内,解放区就能正常生产围棋子了,不再需要生产几万枚,再从中挑选。已经可以做到出产即合格了。 一段时间后,延州总部根据长治试点的结论,肯定了当初的决策。并且提出广大组织干部要加强学习,建立一个学习型的组织。 学习的方法也要改进,不能再机械地背诵,要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通过实践来验证理论。 如果实践证明,原先的理论是错的,那就要改;如果实践证明,原先的理论不适合我们的国情,那就要弃之不用。国际组织提出的理论,不一定适合我国的具体国情,不能生搬硬套。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