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年不逃荒,我带着族人深山求生第594章 谁给她的底气
今年过年,还和去年差不多,三十晚上去皇宫除岁,初一去太庙祭祀,然后就是互相串门拜门。 正月十五元宵节之后,天气也渐渐的暖和起来了。 万物复苏,新的一年开始了。 去年在开发区干活的工人,都陆续回来了,一切都步入正轨。 陆元元空间里面种下的枇杷籽,早已长成了两尺多高的幼苗。 陆元元找了个借口,把幼苗送去了京郊庄子上。 四个山头,陆元元培育的枇杷苗栽种了两座山头,又栽种了两座山头的桃树苗。 “邓庄头,这些幼苗一定要小心伺候,按时浇水施肥,确保成活!” 陆元元看着满山的幼苗,叮嘱着邓庄头。 “请郡主放心,小的一定督促长工们,细心照看!” 邓庄头连忙答应下来,对这些幼苗,他可是抱着莫大的希望。 看着满山的幼苗,邓庄头眼前仿佛都是这些幼苗长大结果时的情景。 漫山遍野黄澄澄的,都是枇杷果。 因为枇杷苗出地时,陆元元都是带着一个土疙瘩,也不用担心会水土不服。 在空间育苗的时候,浇灌的是灵池水,根部的土里面都有充足的灵池水,这些幼苗移栽到山上,成活率应该是没问题。 陆元元知道,邓庄头是个办事能力不错的人,自然放心。 入夏时,城西的主体工程结束了。 紧接着,就是粉刷,安装门窗,移栽花木,安放供人歇脚的石桌石凳。 宽阔的街道四通八达,在小区中心还修建了大广场,儿童乐园。 留下了一部分工匠,其他工人都去了城东开发区。 如此一来,人手充足,城东开发区工程的进度,也更快了。 二林负责的公交路线开通了,整个京城的老百姓都沸腾了。 他们从来不知道,出门办事,竟然会这么方便。 随时都有方便的马车乘坐,还不用花多少钱。 偌大的京城,从城东坐到城西,十几里路,竟然只要两文钱。 当然,前提是从头坐到尾,中间下车,也要两文钱。 不过无论如何,都是非常划算的。 三林的蜜蜂也养成功了,做了大量的蜂箱,让人拉着去郊区放蜂。 负责养蜂的人,三林也是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在城西的居民中挑选了几个。 刘阿婆的儿子二柱就是其中一个。 刘二柱高兴坏了,发誓要跟着三公子好好干。 这个时代,能学到一门独门绝技,就是养家糊口的本事。 刘阿婆特意抓了家中养着的老母鸡,让儿子送给三林。 “儿啊,郡主大人可是咱们的大恩人,如今你又在三公子那里领了差事,可要好好的干,知道吗?” 刘阿婆抹去脸上激动的泪水。 “你,儿子知道,一定会跟着三公子好好干活的,你就放心吧!” 二柱手里提着老母鸡,有些为难的说:“就是郡主府家大业大,这鸡……” “儿子,这就是咱们家的一份心意,想来三公子也不会嫌弃的!” 刘阿婆虽然为难,不过还是让儿子把鸡送去。 刘二柱的大哥刘大柱拍拍他的肩膀,鼓励的说:“送去吧,三公子肯定不嫌弃!” “行,那我就送去了!” 二柱提着老母鸡,大步出去了。 刘阿婆欣慰的笑了。 “娘,二弟得了这么好的差事,咱家以后的儿子定然差不了,儿子也会努力赚钱,让娘享福!” “嗳,好好好,咱家这日子,是越过越好了!你在二公子那里,可要好好干,千万不能粗心大意,知道吗?” “儿子知道,娘,你就放心吧!” 刘大柱知道二林成立了公交司,要用不少人,就让自家老娘去求了阿宝娘,让她给郡主说说,看看能不能让自己去公交司干活。 这都是小事,陆元元让二哥见过人后,觉得大柱是个实在人,就答应下来。 大柱在公交司赶马车,同一个车上,还有一个汉子,是专门收钱,打扫卫生的。 自己的儿子,刘阿婆自然是知道的。 这可是好不容易求来的差事,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呢? 自家这还真是好运,想不到逃荒来到了京城,还有这般造化。 虽然宅子是向官府借钱买的,可是儿子儿媳都在郡主的工地上干活,这一年多来,也赚了不少钱。 主要是郡主的工地上干活,还管饭,一年多也省了不少钱。 她们一家得到郡主府的恩惠,已经够多了。 且不说刘阿婆一家,对福德郡主感恩戴德,现在不知道有对陆元元那是敬若神明。 街头巷尾,都传颂着福德郡主的大义之举。 陆元元对这些都是一笑置之,或者谦虚的把功劳都推给皇上。 “皇恩浩荡!” “都是皇上英明!” “这都是皇上体恤民情,……” 当然也有不少大臣,一直对陆元元耿耿于怀。 有人暗戳戳的嘀咕。 一个小丫头,在京城搅动风云,出尽风头,谁给她的底气。 但是,他们也就私底下嘀咕两句,谁也没有胆子在明面上谈论了。 因为他们算是看明白了,这个小丫头之所以,能在京城混的这么风生水起,离不开他们的皇上支持。 这日早朝,福德郡主又被皇上召进宫去。 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嘉奖她。 建安帝看着大殿上,恭恭敬敬站在那里的小丫头,暗自点头。 就是这么个小丫头,她说的法子,每一件事都让人大开眼界。 “福德,这次嘉兴府和宁州两府,庄稼确实提前一个半月收获,解去两府百姓困顿,你功不可没,朕要重重嘉奖与你!” “还是皇上体恤民间疾苦,知人善用,夏大人,凌大人, 邝大人都尽心竭力赈灾,要说立功,还是他们的功劳大!” 陆元元谦虚的说道:“臣女不过是捐献了一些粮食和种子,并没有亲力亲为去赈灾,这嘉奖就不必了吧?” “哈哈哈!福德,朕可不能厚此薄彼,你献粮有功,又献策种植冬小麦,如今取得成果,让两府百姓能吃饱肚子,功勋卓着,必须要赏!” 建安帝看着陆元元骨碌碌转动的眼睛,忍不住心情大好。 小丫头小心思倒是不少。 也幸亏她是个小丫头,心思纯良,自己自然不能让她寒了心。 不管她有多大的能耐,只要能为朝廷所用,就是好事。 自己自然也要想办法,让她心甘情愿的献计献策。 “诸位爱卿,福德郡主为我大越做出如此卓绝的贡献,理应嘉奖,都说说吧,朕该如何嘉奖福德郡主?” “皇上,福德郡主巾帼不让须眉,所作所为,着实让臣等佩服,只是郡主已是非常高的封号了,臣不知道,给福德郡主什么样的嘉奖才算合适了!” 一位大臣出列,躬身回道。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福德郡主的爹娘,都成了有封号的散官,连家里的宠物都成了大越神兽! 还要怎么嘉奖? 可是小丫头也确实能耐,这冬小麦,还真让她种成了! 这样的创举,前所未有,不嘉奖实在说不过去。 众臣面面相觑,都想看看对方什么意思。 希望有人站出来说话,不管是反对还是支持,总得有个说法。 确实有人暗戳戳的,希望有人站出来反对。 要不然让一个小丫头青云直上,说不嫉妒,那都是假的。 顾焕之凌照相视一眼,正要站出来説话,有一个人先他们站了出来。 “皇上,微臣有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