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衙役她终于转正了第169章 米国公危矣
竹青并未用多长时间就将邹华及证据带了回来。 竹青带回来的证据包括: ,是门下省的公印。 景奕行一下就想到门下省梅侍中。 郑豆豆也凑过来看文书,看到门下省的公印道: “我记得迎春说梅侍中几年前曾去过芙蓉阁找牡丹,不过那时他还不是门下省侍中,而是在吏部任侍郎。 找过牡丹的官员中包括梅侍中在内有七个人曾在门下省任过职或正在门下省任职。” 景奕行如今倒是一点也不怀疑郑豆豆的记性,郑豆豆说是那就是。 景奕行再看了一下日期,果然是一年一次。 。 邹华补充:“当时海记贸易行仓库是不肯盖印章的,是我坚持问他们要的。” 第三项证据:邹华趁水患混乱之际买下火药武器的证据。 或许知道这是杀头的勾当,邹华保存的证据倒是有些多。 包括购买每种火药武器的数量、金额、从何人手中购买、以何种方式付款、以何种方式交易武器……以及将火药武器运到海记贸易行后的交付凭据等等。 第四项证据:邹记茶行真实的账目。 对景奕行而言,第四项证据不在他的管辖范围,但是对商王妃与怀柔大长公主却极有用。 有了这些证据,这次最少又有好几名官员罢黜并判刑。 既然有了这些证据,景奕行也没必要再查邹记茶行的账目,景奕行让账房先生先回去休息。 这时已到天明时分,景奕行让竹青将邹华带回大理寺牢房秘密关押,将商王妃的印鉴给郑豆豆。 “我要进宫见官家,你替我去一趟商王府,将今晚的情形告诉商王妃。” 景奕行没有交待郑豆豆哪些话该说、哪些话不该说,因为郑豆豆心思机敏、说话很有分寸。 郑豆豆走后,景奕行正了正衣冠进宫。 …… 官家刚换上中衣、还未穿上朝的朝服,内官就来报景奕行求见。 官家让内官告诉景奕行去御书房等他。 昨晚侍寝的是杜美人,最近颇得官家喜爱,一时有些猖狂道: “是哪个不长眼色的官员?这么早就来打扰?” 官家一听这话,冷冷地“哼”了一声,然后唤道:“廖子,去御书房。” 廖子连忙捧着官家的朝服,眼风都没给杜美人一个,跟在只着中衣的官家身后去往御书房。 杜美人知道惹了官家不高兴,但她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原因,暗暗记住“大理寺景评事”这个名字,决定有机会要给景评事好看。 见到只着中衣的官家,景奕行倒是愣了一下: 官家一向稳重,这是因为什么事情连朝服都未换就来了御书房? 景奕行自不会以为官家是因为想知道他汇报的消息才未换朝服,这一点时间官家还是有的。 等廖子替官家穿完朝服,景奕行才将昨晚邹华的供词及证据汇报给了官家听。 “之所以这样急着见官家,臣是想官家派兵将海记贸易行查封。 还有这些涉案的朝廷官员,以臣目前的官职没有权力调查他们。 至于米国公,邹华目前提供的证据没有一样能直接证明与他有关,臣拿不定主意怎么对他。” 官家没想到景奕行这样快就有了重大突破,将证据看完后道: “你拿着我的御龙令去禁军调人查封海记贸易行,那些涉案的朝廷官员与米国公,我与大娘娘商议后再决定怎么处置。” 景奕行收好御龙令正准备告退的时候,官家突然问他:“你是怎么这么快就有了突破?” 这还是官家第一次问景奕行这样“具体”的问题,景奕行顿了一下后道: “是郑豆豆打探出来的消息,她是臣从东京府衙借调过来的女衙役。 她记忆力非常好,擅长打探消息并将打探到的消息联系到一起。 调查神秘组织一案她立下的功劳颇多,上次在蛇蟠岛也是她救了臣的性命。” “我记得她。我旁听芳菲书院一案时你介绍过她。” 官家自然不是那次记住的郑豆豆。 自从猜测路十三是南疆圣女后,官家就派了暗八跟踪并保护路十三。 可暗八传来的关于路十三的消息十个有九个与郑豆豆有关。 路十三除了在东京府衙做事外,其余的时间基本都和郑豆豆腻在一起。 如果不是已经知道路十三是女人,官家真要从暗八的汇报中以为郑豆豆过分轻浮。 如今见景奕行再次替郑豆豆荐功,官家其实不太相信。 在官家心中,郑豆豆是个没正形的女子,他不相信一个没正形的女子真有这样能干。 不过官家什么也没说,只让景奕行退下。 景奕行走后,官家又一个人默默思量了好一会。 暗八那没有路十三的特别消息倒没什么奇怪,因为南疆暂时还不知道路十三的存在。 让暗八跟着路十三更多是保护。 可跟踪户部刘侍郎的暗三也没太多有用消息,只获得他见不同官员的名单。 大多还是各地想要朝廷经费的官员。 而派去鹿城查杨树安的暗六、查温氏家族后人的暗七以及查别的事情的暗四、暗五都没有回。 官家再一次感慨:人手真是不够用! 官家提步往太后住的宫殿走去,还未到上朝时间,正好与太后商议一些事情。 …… 太后正是郑豆豆在三花酒楼见的那位贵夫人。 听闻官家来了,太后颇有些惊讶地对替她梳头的阿彩道:“官家多久没这样早来见我了?” “有半年光景了。” “这倒奇了怪了,是什么要紧之事让他都等不及上朝议?” 话虽如此说,太后还是让人传了官家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