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做公主,就要做皇后第144章 等候太子
她那如秋水般的目光透过雕花的窗户,望向那遥远且辽阔的天际,似乎在那无尽的苍穹深处能看到太子的身影。 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良久,她轻轻闭上双眼,一滴晶莹的泪珠顺着那如羊脂玉般洁白的脸颊缓缓滑落,悄无声息地滴落在手中紧握着的玉笛上,溅起一朵细微的泪花。 终于,在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她暗暗许下了一个决定。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所有的勇气都吸入胸腔,然后缓缓睁开双眼,那眼中不再有犹豫和彷徨,而是闪烁着决然的光芒,犹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 她紧紧握住玉笛,那力度仿佛要将玉笛嵌入掌心,仿佛握住了自己的命运之舵,那微微扬起的下巴,透露出她内心的坚决与不屈,仿若寒冬中独自绽放的梅花,无畏风霜。 此刻的她,不再是那个被宫廷繁文缛节和重重规矩所束缚的太子妃,而是一个为了心中所爱,愿意冲破一切阻碍、不顾一切去追寻的勇敢女子。 太子妃拿起玉笛,深吸了一口气,那模样仿佛要将世间所有的勇气都汇聚在这一息之间。 她那纤细白皙的手指紧紧地握着玉笛,由于用力过度,指关节微微泛出白色,似乎要将玉笛嵌入自己的掌心。 随后,她目光坚定,毫不犹豫地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房门。 此时,一直在门外焦急守候着的柳烟,脸上瞬间布满了深深的担忧之色。 她三步并作两步,急匆匆地快步上前,眼神紧紧地盯着太子妃手中的玉笛,一脸担心地急切问道:“公主,您这是拿着玉笛去哪里呀?” 柳烟的眉头紧紧蹙起,那好看的眉型此刻因焦虑而变得有些扭曲,额头上也因为过度担忧而出现了几道浅浅的纹路,犹如岁月的刻痕。 她的眼睛里满是关切和不安,目光中透着深深的忧虑,仿佛太子妃这一去便是千难万险。 太子妃微微抬眸,看向柳嫣,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但声音却带着几分无奈和苦涩:“柳烟,莫要多问,我心中自有分寸。” 她努力地牵动嘴角,试图给柳嫣一个安抚的笑容,可那笑容却显得无比牵强,比哭还让人心疼。 柳烟的嘴唇微微动了动,似乎还想说些什么来劝阻太子妃,可当她看到太子妃如此坚决的神情,最终只是轻轻地叹了口气,无奈而又心疼地说道:“公主,您一定要小心啊。”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忧虑和牵挂,却也只能默默地看着太子妃那决绝的身影在廊道中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 太子妃手里紧紧握着那温润的玉笛,仿佛要将自己所有的希望与情感都寄托在这小小的玉笛之上。 她那急促的脚步匆匆,带起裙角的微微飘动,神色略显紧张,额头上甚至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一路来到了太子的书房门口。 只见李侍卫听到脚步声,连忙快步上前迎接。 他的脸上带着一如既往的恭敬,但那微微皱起的眉头和疑惑的眼神却难掩心中的讶异。 微微躬身行礼,声音沉稳地说道:“太子妃这是要找太子吗?” 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太子妃那因用力而关节泛白、紧紧握着玉笛的手,眼神中瞬间闪过一丝讶异,心中暗自揣测着太子妃此番前来的目的。 太子妃停下略显匆忙的脚步,轻轻咬了咬那如樱桃般娇艳的嘴唇,眼神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失望和深深的焦虑,声音略带急切,甚至带着一丝颤抖地问道:“他何时能回?” 李侍卫直起身来,脸上顿时面露难色,目光闪烁,似乎在斟酌着如何回答才能既不冒犯太子妃又能准确传达信息。 他小心翼翼地回答:“太子妃息怒,太子刚才急匆匆地出去了,去皇宫那里和大臣商量关乎社稷的重要事情了,怕是一时半会儿难以抽身回府。” 李侍卫看着太子妃落寞的神情,犹豫了一下,接着说道:“太子妃,要不您进书房等太子吧,外面风大。” 他的眼神中满是关切,脸上带着诚恳的神情,微微侧身做出请的姿势。 太子妃微微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感激,轻轻点了点头应道:“那就多谢了。” 她的声音轻柔却透着坚定,然后拿着玉笛迈进了太子的书房。 书房内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书卷气息,太子妃缓缓走到书桌前,轻轻将玉笛放在桌上,目光在房间里四处游走,似乎想要从每一个角落找寻到太子的痕迹。 太子妃轻移莲步,缓缓来到太子的书桌前。 她的目光先是被桌上那一张张字迹娟秀、笔力遒劲的纸张吸引,那字体或龙飞凤舞,或端庄大气,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与韵味。 她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毫不掩饰的赞赏,情不自禁地伸出如玉般的手,轻轻触摸着那些字体,手指在纸面缓缓划过,仿佛能通过指尖感受到太子书写时的专注与用心。 那专注的模样仿佛印刻在她的脑海,令她心中不禁泛起丝丝涟漪。 随后,她的目光游移,又拿起旁边的一幅画。 初时,她并未太过在意,只是随意地扫了一眼。 然而,当她仔细端详时,这才猛然发现,原来太子竟也会画一些简单的画作。她的双眸瞬间睁大,惊讶与惊喜如同璀璨的烟火在眼中绽放。 那幅画上,线条简洁却不失灵动,寥寥几笔便勾勒出山水的神韵,色彩搭配恰到好处,虽不算极其精湛,但每一笔都透着太子独特的心思和细腻的情感。 太子妃的嘴角不自觉地上扬,勾勒出一抹温柔的弧度,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温柔交织的光芒。 她久久凝视着这幅画,仿佛透过这幅画,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太子,一个有着细腻情感和艺术才情的太子。 在这一瞬间,她对太子的欣赏又增添了几分,心中对太子的印象也愈发丰富和深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