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幽探异实录第818章 古滇国蛊术
罗莉心虚的缩了缩脖子:“好吧!就算你说的对!我们该咋办?” “我打算先去李润芝的府邸看看,那地方不是开发成景区了么?好歹也得感受一下几十年前的‘土豪’家族到底能豪到什么程度。” 胖子连忙赞同道:“对对对,必须得去看看,顺道研究一下土司的宝藏,以鼎爷的脑袋瓜说不定能破解那‘藏宝图’的秘密呢?” “屁的秘密,我只是想顺路去拍个照,让二蛋再对比一下。虽然这回时间很充裕,但是能不耽误就不耽误,救人要紧。” “重点还是丁瑞铭出事的那溶洞,还是得想个办法不引起注意的偷进去。” “不实地看看,光假设一点用都没有。” “今天早点休息,明天一早带齐了装备出发。” 离开的鼎羽回头跟罗莉交代道:“你把钱教授留下的关于溶洞的资料好好研究一下,不清楚的去问问邵成文,务必要做出个溶洞的结构图。” “你干啥去?”胖子看着鼎羽的背影问道。 “我睡一觉!” 沈薇拦住要跟着去的胖子道:“让他去吧!我觉得他肯定又在算计着什么,这时候最好别打扰他。” “……” 躺在修理厂宿舍的破板床上,鼎羽闭目养神了一会儿,但是心里总是莫名的烦躁无法入眠,于是又起来打开手机连接上了二蛋。 “二蛋,把你检索到的所有有关‘巫蛊之术’的资料去掉内容相似的部分,整理一份给我发过来。” 二蛋那毫无情绪的声音响起:“好的,鼎先生,不过资料有些多,预计两分钟之内传输完毕。” 靠在床头的鼎羽默默的翻动着二蛋传过来的资料,脑子不停的在琢磨着一个问题。 所谓的‘蛊术’到底是什么东西?这东西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到底是什么? 难道真的是现在人们猜测的某种微生物?寄生虫?又或者是某种毒素? 可是从丁瑞铭的身体检测结果来看,它的体内并没有存在毒素、寄生虫或者某种微生物。 世界上真的会存在现代科学无法检测出来的毒素吗? 另外邵成文在发疯时候所说的“古滇国”、“滇王不是人”到底是看到了潜意识里的恐怖景象?还是受了“蛊术”影响产生的幻觉? 想到这里鼎羽不由的将“古滇国”、“滇王”、“蛊术”、“诅咒”作为关键词输入浏览器。 可是得出的结果却让他有点哭笑不得。 搜索引擎检索到的前三页,全部都是关于某本盗墓小说里的情节。 仔细想一想,现在自己已知的线索,确实跟小说里描述的情节有些相似。但是自己绝对不认为现实当中会发生小说里面那样的故事情节。 根据二蛋提供的资料,最早在古文献中提到滇国是在《史记·西南夷列传》当中。 “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靡莫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 可是在《史记》当中有关古滇国的记载只有寥寥几百字,而后世的文献史书当中并没有提到“滇国”。 一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在昆明出现了一批精美的青铜器,才让考古专家们开始重视这个在史料里只有几百字描述的“古滇国”。 1956年出土的“滇王金印”算是彻底证实了这个国家曾经是真实存在过。同时在抚仙湖等地又出土了,上万件造型生动、工艺复杂的青铜器。 可是即使出土了这么多青铜器文物,对于“古滇国”的研究依然有许多分歧,而且大部分属于揣测,并没有切实的证据。甚至连“古滇国”到底存在了多久都众说纷纭。 至于提起“古滇国”让人想到的更多的却是传说中的“巫蛊之术”。实际上“蛊术”并不是“古滇国”首创的,更不像小说里说的“痋术”以人饲“蛊”那么恐怖。 在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当中就已经出现了“蛊”字,可见“蛊术”也许能够追溯到远远早于“古滇国”的时期。 历史记载当中所谓的“蛊”是将很多毒虫放在一起让其彼此吞噬,最后剩下的就是“蛊”,是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这种说法也是现代普遍的认知。 可是真正的“蛊”到底是什么样子,谁也没见过。 曾经有人做过研究,将各种毒虫混在一起封在罐子里,最后只得到一滩臭烘烘的烂泥和一些毒虫的尸体。 这些残留的东西经过检测确实有些轻微的毒性,但绝对不是想象中的那种混合型的剧毒,甚至对身体产生的危害都是微乎其微的。 而且一般的生物毒素保质期极短,而且长期保存需要极为苛刻的条件。所以在现代生物学的研究中,“蛊”的存在是一种违背了原理的东西。 可是如果真的像“科学”验证的结果,那些有关于“蛊术”的神秘传说是怎么来的呢? 曾经的自己确实对于很多传说嗤之以鼻,但经历过这么多事情之后,由不得自己不相信某些“传说”真的存在过。 只是因为时间久远,以讹传讹被后来的人们错误的解读了。 传说中的“蛊术”会不会也是这种情况? 众说纷纭的古滇国、大量有待考证的青铜器、神秘无比的蛊术,这里面到底有什么关联? 当鼎羽翻查资料翻出那些出土的可能是“古滇国”留下的青铜器时,一种熟悉感涌上心头。 这些有待考证的“青铜器”,似乎跟自己在大茂山遗迹和仙岛上见过的青铜器有细微的相似之处。 真要让鼎羽明确说出什么地方相似却又无法形容,好像这些东西出于同源,但是又有很大的不同。只可惜上次失陷在大茂山里的时候,没能将那些“青铜垃圾”带几件出来。 “二蛋,将‘古滇国’出土的青铜器跟现在世界上能查到其他‘青铜器’图像资料进行对比。看看是不是有相似之处,哪怕是风格类似也可以。” “鼎先生,经过粗略对比,‘古滇国’出土的青铜器跟现在‘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存在某种关联。” “一些装饰性的纹饰和符号存在递进演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