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想好了就干别犹豫不决(1/1)

作者:花玉石

1983:寒门破窑娶懵懂知青第966章 想好了就干别犹豫不决

午饭时间,饭桌上是小两口和三个孩子。 本来想让春叔春婶一块吃饭的,但不知道春婶想什么幺蛾子,说在自己家给春叔做吃更方便。 周园园手上端菜碟子,嘴里给男人咕咕叨叨,说一早上春婶跟他聊的话。 男人眉头紧锁,思维扯出去了很远,心思不在吃饭上,一勺饭喂在大宝鼻子里。 “你想啥呢想迷掉了?” 周园园这一句提醒,才把男人思维从外面拽回来。 周园园看出来了,刚才说了半天的意思,男人一句都没听进去。 “你想啥呀?”小媳妇又问。 心里想的事儿,给家里妇人说不明白,也没必要说。 话头拐一个弯,秦川口气认真:“我在想,二姐从你娘家院里嫁出去,该走什么样的仪式,要不要请你娘家所有亲戚,我还在想,咱妈跟老陈要多少礼钱,不能要的太过分,你说是吧媳妇儿。” 周园园觉得男人脑子里想的不是这事儿。 “好啦,我看娃吃饭,你吃完饭赶紧忙你的事情去。” “早上拉走了四万斤蔬菜,中午拉走了五百斤鸡蛋。 外面的货运生意是艳姐和李学义负责,不用我操心,纺织路街道铺子是陈立新和二姐操心,也不用我操心,我现在不用出村子,我照顾好你和孩子们要紧。” 外面的危险,无论如何要挡在大坪村外面,秦川刚才想这个事情想得深刻。 挡在大坪村外面还不行,要挡在土高乡外面。 挡在土高乡外面也不行,最好挡在景宁县外面。 来西城你想搞死我你就冲我来,别针对我身边的人。 “园园,咱妈和二姐在大坪村出嫁,也不是不可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不一定说风雷街你们周家老院就是你娘家。” “嗯?”周园园不理解,男人没头没脑的说什么。 刚吃完饭放下碗筷,大门外面三叔叫门。 “川子,在家不?”叫门声音很高。 门一推就开了,进来的是三叔和高村长。 “三叔,我车子在外面,我肯定没出去,叫来就是,吃饭了没?” 客气一下,饭吃完了碗筷折掉了,还哪有饭让三叔和高村长吃。 他俩在乡府食堂上吃过中午饭来了,骑摩托车,冻的脸红耳朵肿。 周园园赶紧给他俩泡茶水,高村长抱大宝,脸对脸在娃脸上扎了一顿,嘴上乐呵:“叫表爷!” 大宝不叫,不喜欢他抱。 周园园在隔壁屋子哄三个孩子睡午觉,这边屋三个男人说要紧事。 说明年春天种棉花的事。 “川,我跟高村长商量好了,从乡上这儿接黄渠水分管,铺到高崖塬上,跟咱五百亩沙地一样接喷灌头,明年种棉花就不怕春旱,一路铺过去,比今年产量还高。” 这几天,秦建文和高村长商量好的事儿。 问川侄儿什么意见。 铺到大坪村的管子过乡上地盘,再分过去铺到高崖,有二十里水管子。 “一万亩地里都铺?”秦川很吃惊。 “哪一万亩,就高崖上塬下塬这三千亩,这个冬春铺出来就不错了,一万亩是接下来两年的事。” 秦川一口答应:“这没问题,三叔,高村长,想好了就干,别犹豫不决。” 秦建文有一层忧虑。 “我给水利局备案,你猜怎么着,王局被李书记撤了,他名下查出来十几万赃款,怪不得他要追回去这笔钱,他自己贪掉了一半。” 秦建文说错了,这笔钱他没贪走一分,那是他在党向上在任期间贪走的钱。 “十几万够判十年,他跟你们叔侄俩拧着干,这就是他的下场。”高村长幸灾乐祸。 秦建文也是嘲讽一些人的口气:“川子,李书记整顿下面部门干部,一抓一大把,大家说谁惹了你谁没好下场。” 秦川摸额头,是忧虑,说一句:“咱景宁县的毛病积重难返,李书记的压力很大,就怕他搞过了把自己搞下去,事缓则圆,不能太猛啊。” 秦建文点头同意:“我也是这个意思,我说差不多就行了,睁一只闭一只眼过,把下面人都惹急了,他的工作也不好干。” 秦川赶紧问:“农牧局的王局长没事吧,我还等着他给我拉蜜蜂呢,没音是几个意思?” 秦建文说没听到农牧局出事,人家新来的,哪能两三个月就查出来问题。 “我亲自跑安源拉蜜蜂去,艳姐的那个堂哥靠不住。”秦川嘴里嘀咕。 高村长铺二十里喷灌设施,先让大坪农业合作社主事人签字,这项活用一个月时间干完,干完了缺什么补什么。 “管子和人工各方面算下来,要花掉五万块,川子,我还得跟你借三万块,算明年种棉花的投资,肯定还你。” 一万亩棉花有喷灌设施有地膜,旱涝保收增产一倍,秦建文还五万块钱轻松还上。 拿钱打借条,高村长看秦老板这么爽快,笑的嘻嘻哈哈,他觉得自己好好干不比张春差劲。 “我去一趟农牧局,黄瓜扯莞开花,一个蜜蜂都没有,算什么绿色有机蔬菜?” 高村长听不懂,悄悄问秦书记:“你侄儿刚才说的拉蜜蜂绿色有机是什么意思?” 这事儿秦建文知道一点,小声解释:“他说我们的大棚里要有蜜蜂采蜜,结出来的黄瓜才有味道,黄瓜就是绿色嘛,当然就是绿色蔬菜,又不是种洋芋。” 张春推门进来,就说蔬菜授粉的事。 “川子你看,谎花摘下来,在果花上一塞,黄瓜不会脱掉的,不要蜜蜂也行。” “春叔,你这个办法不完美,摘花强行授粉的肯定有问题,不是自然手段。” 胳膊伸过去摘花,又费时又费力,还有可能碰坏菜秧子。 有人早试过了用这种办法,效果不理想。 还是蜜蜂最好。 “你们聊,我去一趟农牧局。”秦川开车出门。 农牧局的马吉在大坪村视察了一圈,给市里递交了报告,申请一笔补助金,有二十万。 这消息是李艳的堂哥李浩悄悄递过来的。 秦川没吭声,想着这二十万到了农牧局马吉手里,那辆专车拉一趟蜂蜜应该没问题。 二十天过去了,没消息。 这让秦川一肚子火。 进农牧局院子,站在了马局长办公室,他对秦总不冷不热的口气:“秦总,这段太忙了,没顾上派车子去安源拉蜜蜂,大冬天的你为什么你非要蜜蜂?我问专家了,他们说蜜蜂在大棚里会死掉一大半。” 这个意思让秦川很沮丧。 他有这个想法,是因为二十年后,有个老板的大棚蔬菜不用催生素,就用蜜蜂,效果不错,怎么在这会的专家嘴里就不行了? 行不行试试才能知道。 “马局长,我怎么种黄瓜我说了算,我不想用催生素药水,我的黄瓜摘下来就能吃。” 这种意思马吉听不懂。 他口气很冷淡:“秦总,那辆专车一回来,我就安排去陇南安源县给你拉蜜蜂,再耐心等等。” 再耐心等个屁!秦川心里骂一句。 李浩在办公室门口闪了一下面,给秦川递了个脸色。 给马局胡乱敷衍两句,两人一块出来,坐小车往平安院里去。 “小川,别找马局了,没用的,他故意将那辆拉蜜蜂专车派了出去了,谁知道啥时候能回来。” 秦川想了一下。 “我不明白了,他拿我们村的棚子戴帽子要二十万补贴款,我没说什么,他咋对我是这种态度。” “那笔钱没拨下来,报省上没过去,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李浩解释道。 怪不得马吉是这个嘴脸,原来在大坪村没得到好处。 二十万没申请下来? 秦川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