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第一次进货(1/1)

作者:用户淇淋

命运风水第120章 第一次进货

丹妮接手的店子,还算是划得来的,先一天交钱,第二天就营业赚钱了,一天都没有空过。 并且也不用劳神费力气,得现成的。 虽然这也算是一个机会,但是,机会总是留给有所准备的。 如果丹妮不是之前摆地摊,怎么都不会来开店的,就连开店的想法都不会有。 一般开店的都是年轻人做服务员,特别是在大型商场里,全是清一色的,年轻漂亮的女服务员。 丹妮这是在街面上,开着自己的一个小店子,年轻不年轻,多是店主自己守店。不妨碍的。 加之丹妮人显得年轻,守着这个服装店,还是可以的。 不到一个星期,丹妮就想给店里上几个新款。 因为马上要换季了。 正好又发了工资,夫妻二人商量着一起去进货,只等易隆化休息,或者干脆请半天假。 两个人商量着进货的这天,早上早点出发,争取十点钟左右到店里开门。以后就让易隆化一个人去进货。 刚开始做生意,夫妻俩摸索着往前走。 再说这天早上,夫妻二人起个大早,按照原店主给的地址,两个人就出发了。 这店主给了详细地址,外加电话号码,如果找不到,那一定是个大笨蛋了。 到了目的地。偌大个繁华市场,这么多大楼,没来过的人,还真难找啊。 这里是服装批发大楼,因为来来往往的生意人都匆匆忙忙的,所以。大楼的入口。基本上是永远开着的。 其实,做生意的人,也很辛苦的,起早贪黑,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除了过春节,天天都在店子里,永远没有休息日。 最大的就是压力,堆积如山的货,每天都要操心整出去才好。一旦压货,就是压钱,没有经济实力的,一压货就要面对资金周转的难题。 易隆化和许丹妮两个人首先找准是哪一栋大楼。然后再到四楼。 上到四楼,嚯,全是服装批发店面。看到人家店里的货,全都是几大捆几大捆的,堆得满满的。 易隆化心里开始打鼓,人家都是一捆一堆的码好了,我们这次只是来熟悉地方,另外带一点货补充店面。 一看批发市场的这架势,这来了不会要我们买几大捆吧。钱也没带那么多呢。 同样,许丹妮看到这批发店铺,也是吓一跳,照样担心进货遇阻。 夫妻俩硬着头皮,在四楼,按照自己店里的服装牌名,一个挨一个的搜索。 虽然是早上八点左右,整个四楼都开始热闹起来了。有那来进货的老板,一大捆一大捆的往外搬着衣服。。 有直接扛肩上的,有用小拖车拖的,看来别人一进货就是用面包车拉吧。 两个人都是带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在四楼足足走了大半圈,终于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牌名。 他们没有给老板打电话问怎么走,因为问了还是要靠自己慢慢地,一个一个去寻找。 来到自己的服装牌子店,见里面只有一个人在忙活着。 易隆化进店打招呼:“樊老板,早啊。” 这位樊老板一看是两个陌生面孔,礼貌地停住手里的事,跟易隆化搭腔:“你也早啊。进来看看。我们店里的服装跟别人不一样的,是走商场的货。” 易隆化听着舒服。就是嘛,看着别人店里的那种大捆大捆堆码,怎么看都像是大路货。 听了樊老板这么一说,才放下心来。 易隆化首先问:“樊老板,你这货都怎么批发啊,有数量要求吗。” 樊老板笑容可掬,说道:“只有大路货才会在意数量。我们的服装,对批发的数量要求不高,当然了,最起码也得进个百把件吧。” 易隆化觉得这个数目还是大了一点。又问:“樊老板,我们的店是你的老顾主。来了就是补点货回去。” 樊老板上下打量易隆化,说:“你这应该是第一次来吧。” 丹妮这才笑着插言:“我们是转的别人的店铺,店里有好多货呢。今天来,就是补一点新款式。” 说完,丹妮又说出了女店主的名字。 樊老板“哦”了一声,说道:“嗨,自己合作的伙伴,早说呗。你们店卖的怎么样。之前的夫妻怎么不做了。” 丹妮不好说别人的家事,只说了一句:“她们家里有事,店子没时间打理了,这才要转,我们就接下来了。” 樊老板无心的说:“他们家的生意一直都不错的。相信你们做着也应该可以。” 丹妮喜欢听这种吉利话,就是说他们店里的生意还可以的。丹妮顺势说道:“那我们只进一小部分的货,可以么,卖的好,我们再来进。” 樊老板爽快地点头同喜:“可以可以的,还是按原来的,一个款式,大中小码拿两整套,这个不多吧。” 易隆化问樊老板:“之前一直都这样吗?” 樊老板笑着说:“对呀,你们不信的话,可以打电话问嘛。这个是透明的哟。” 他这一说,易隆化肯定相信他的话,再说,一个款式大中小码两整套,也说得过去,不多也不少。每一款的价格,大码小码是一样的,只算件数就行了。 一整套分别是,大码两件,中码四件,小码两件。 如果有加大码,或加加大码,就按最中间的码子四件,头尾码子各两件。 这样也蛮合理的。 因为樊老板的服装,属于精品店的服装,所以,樊老板在自己店里都挂有样品,方便进货的老板挑选。 丹妮开始看他店里挂着的样品,真不少。有十多个品种。 丹妮计划着挑个四五个款式,试试看。 这进货就看自己的眼光了。进的款式,正好与消费者同频率,那就最好了。 这个肯定有难度的。每个人眼界不一样的,青菜豆腐,各有所爱。 这次就看丹妮的眼光了,进货进对了,生意好做,一旦走光了,可就难说啰。 樊老板知道他们挑款式要点时间,说一句:“你们先看啊。看好了我再来下单。”说完,忙自己的事去了,他正在分货。 他必须尽快把货调理好,等会人多了,就没时间整货了。 他店里来的货,都是以一个码子做一堆,他必须把同一款的多个码子清理好,然后再去按比例拢成一整套一整套。这样。进货老板一来,看好了,就可以直接整套的拿。 一般都是大中小三个码子,一整套就是,大码小码各两件,中码四件,合计八件。 因为樊老板的服装是精品货,大中小码分别为l,,s,三个标识。 有这样的标识码,一般都是比较正规的服装牌子。 进货的款式,直接关注着店子生意的好与坏。丹妮认真地看着每一款。左挑右选,足足看了二十多分钟,又与易隆化交换意见,最后定下四款。 樊老板一边忙自己的清货理货,一边关注着他们夫妻,从他们的交谈话语中,樊老板听到了,“就挑这四个款式”,知道他们已经定好了四款。 樊老板连忙停下手里的活,走过来问:“看好了。我来拿啊。” 这樊老板做事真够麻利的。丹妮指着样品说出了自己要的四款,樊老板立马就抱出来四包,再用他店里专用的大袋子,给装好成两个大包。 然后。拿出单据就要开单。 易隆化小心翼翼地问:“价格可以优惠一点么。” 樊老板面带微笑地解释说:“这个价格对任何人都一样,哪怕有的老板一个款式一次进十整套,也是这个价。我们的出货账单都是要上到财务部门的。” 易隆化懂了,也没有再说什么。 单据很快写好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干脆利落。 他们拎着两大包走出店,樊老板继续忙自己的,恨不得一下子全部整理完。 凡做事业的人,不管事业的大与小,都是繁忙的。 只有繁忙的人,岁月过得才算充实。赚不赚钱,赚多赚少,另当别论了。 赚了就值了,失败了,算成长交的学费。 从来没有哪一个人,一生都顺风顺水的,放在室内的盆景,温室里的花朵,也有缺水缺氧的时候。 易隆化和许丹妮,一人拎着一个大袋子,为了保险起见,樊老板给他们都是套的两个袋子。 来时是空手,轻松的在四楼转悠大半圈才找到。现在拎着一个大袋子。刚走出四楼,从电梯下到一楼,再往马路上走时,就觉得拎着袋子好吃力。 看来。这进货也是一个力气活的。 原来的女店主,跟丹妮说过:“我老公进货是开车去的,我们有一辆小轿车。这样进货就方便多了。如果老公不想搬,就花钱请人搬,也不贵,也就二十三块钱一趟,人家搬货的人叫扁担。他们是专业地挑夫,有力气,还会挑。有的扁担有拖车,拖一趟既省力,又赚得多。” 易隆化和许丹妮这第一次进货就领教了进货累的滋味,是一个苦差事。 两个人一个拎个大袋子出了大楼。立马就有扁担上前问:“要不要送货。” 丹妮连连摆手。夫妻二人吃力的往公交车站走去。见前面有一个扁担,挑着两大袋,比他们手里的货还要多得多。人家扁担挑起来像飞跑一样,在密集的人流里横冲直撞,居然一路畅通,也没见撞到行人。 这场景让易隆化和许丹妮见识到了扁担师傅的厉害。 他们两个人。继续各拎着一袋,步伐蹒跚,还跌跌撞撞的,时不时与路人来个亲密相碰。 看来各行都有能人啊。 两个人拎得满身是汗,总算到了公交车站。 等了好一会,上到公交车,车里人很多,这是早高峰的尾声,所以。公交车上依然是拥挤的,不像早上来时,车上稀稀拉拉的几个人,坐着很是舒服。 现在,车挤人多,又带着两大袋。好不容易从后门上车了,手里的袋子,无处安放。更有一两个乘车的人,嘴里叽叽咕咕里,嚼着什么。易隆化心里急得也烦躁,没有理会。 随着公交车一站一站的上上下下,夫妻二人慢慢地有了一点空位置,把两大袋子垒起来放着,人也站稳了,这才好受一点。 到了店面最近的公交站,两个人从车上下来,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稍作休息。从公交站到门店,又是半站路远。 看起来不远,如果空手步行没什么,可今天是拎着重物呢。 这时候想花钱请扁担来挑,那是不可能的。 扁担风景,只有那批发市场那里才有。 这是进货的最后一段步行路线。两个人就是咬牙,也要一步一步走到店里。他们根本没有搭出租车的思维。 开店做生意的路。就像拎着袋子前进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因为一个大袋子,不仅仅是重,还有袋子太大,不方便快步走。 夫妻二人从公交站到店子,中途还歇了两次,最后终于到了店里。 丹妮开门,二人把新进的货往里头一丢,丹妮开始整理店里的衣杆,简单整理一下,开始拖地,这是每天到店的第一功课。 易隆化则抓紧时间出去给丹妮买吃的回来。这一折腾,不仅累。这肚子也是饿了。 店面的玻璃门,等会到了中午不忙的时候,再来搞卫生。 忙完这些,肚子也真饿了。易隆化已经给丹妮买好吃的,放在收银台上,跟丹妮说:“我走了啊,这个时间回去正好。赶食堂的时间。” 丹妮说声:“你去吧。这里没事了。” 刚把店子简单整理好了,丹妮肚子饿了,还是早上在外面简单过了早的。这一去一回。折腾一个大袋子,肚子在造反。 刚端起碗来,正准备开吃,从外面进来两位年轻女子,因为店里卖的是年轻人的服装。 丹妮只得把碗放下,接待两位顾客:“欢迎光临!”,丹妮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口语,并且四个字说起来,接近标准话。 两女孩子看着店里的衣服,丹妮想着,要不要把新货弄出来。一想不妥,这些新货经过这一路折腾,衣服肯定皱巴巴的,挂起来之前,必须用熨斗熨一下才有个看相。 丹妮为了做下一单生意,跟两女孩教科书似的介绍着产品。 也不知道是不是丹妮的介绍起到了作用,两个女孩各人都挑了一件,准备去试衣间。 一个穿上衣服出来,另一个再进去。 两个人都穿好了,在镜子跟前晃来晃去,然后又互相帮忙参谋。 最终,有一人买了一件,另一个不满意,她也不再挑,就这样,丹妮一开门就做了一单。 这样,一天的压力没有了。 也就这几天,只有一天没开张,这样推算下来,一个月里,也就天不开张吧。大多数的时候。还是有生意的。 从这看,这店子是肯定接对了。没有前奏的繁琐,花个三万块钱就可以立马赚钱了,除去房租,剩下的就是赚的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