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不让人喜欢的余华(1/1)

作者:水下五米

1981,文豪从返城知青开始第325章 不让人喜欢的余华

去一个新地方,认识新人,获得新友谊,这是余华这次来北京参加改稿会的切实体会。 他人年轻,为人活泼,来的那天就跟大伙儿打成一片,都称兄道弟,尤其是和室友史铁森特别合得来。 别人提起作家的生活,自动带入古代文人的浪漫,比如李白式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苏轼的“竹杖芒鞋轻胜马”“左牵黄右擎苍”好像一天天的都是诗酒风流,都是玩。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很枯燥的,因为要写作,而写作又是一件需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的事儿。 余华和史铁森是文坛新人,新人有个特点,想法特别多。有了新想法,马上铺开稿子就要干,行动力惊人。实际上,在过去的一年中,二人都是硕果累累。余华在大刊物上一口气发表了三篇小说,史铁森更厉害,每月都能收到稿费。 二人已经有点新中国了。 最重要的是,写新书的时候你有创作激情,就好像是怀胎十月的母亲,期待着新生儿呱呱坠地,内心又是害怕又是期待,甚至有一种强烈的幸福感。改稿则相当于把一块泡泡糖放口中反复咀嚼一百遍,嚼到后来寡淡无味不说,还咬得腮帮子都酸了,恶心想吐。 改稿的过程中,最顺利的史铁森。 史铁森写的是一篇散文,写他在陕北插队时的劳动场景,以及后来身体出问题回北京治疗,来回两地奔波的所见所感,很私人的体验。 林编辑给的修改意见其实也不算是意见,他认为可以加强一下北京和陕北两地生活方式的对比。 史铁森觉得很有道理,改了一稿,顺利过稿,拟发表于下个月的《北京文学》。 余华就惨了,他改了三稿,每次都被驳回,气得不住抓头发,抓得头皮屑纷飞:“铁森,能不能帮我……” “不能。”史铁森不等他说完话,狠狠拒绝。 “好吧。”余华气呼呼道:“林编辑讨厌我,对我有成见。凭什么你一次过稿,我却被反复折腾。他一定是觉得我太闹,他不喜欢活泼开朗的青年人。” 史铁森:“你知道就好。” 余华又改出一稿,改得精神都恍惚的了,手疼得不行,但还是不能让林编辑满意。 林编辑:“余华,你投稿的这部短篇《星星》很不错的,就是太灰暗,太悲剧,世界上哪有那么多悲惨的事儿?” 余华:“你是不是说要弄一个光明点的结局?” 林编辑:“对。” “我是不是写光明点你就给我发表?” “你写光明的结局,我就发表。” “那你给我打包票,不然我改好了,你反悔了,我不是白改了吗?” 林编辑一向不喜欢余华,这几次修改,他都在谈怪话,这已经是不尊重编辑了。林编辑鼻子都气歪了,忍无可忍无须再忍,拍案而起:“余华,你想怎么样,要不要我给你写个保证书?” 余华:“我改稿子改烦了,你如果给保证,我就再修一次。” 林编辑:“这么说来你还不想修改了,是是是,你余华了不起,是大作家了,投稿到我们《北京文学》屈尊了。那你投去《人民文学》投去《收获》啊。” 听林编辑说出这番话,余华惊讶地瞪大眼睛,忍不住道:“我们几个作者私下吃酒时的谈话怎么传你耳朵里去了,这像什么话,这不是挑拨离间吗?” 林编辑哼道:“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原来,就在昨天晚上余华和几个作家去喝酒的时候,谈到自己的创作经历。他说,自己在文学创作上是有雄心的。刚入行,就朝《人民文学》和《收获》这种国家级大刊物投稿,那边不用了,再投《西湖》《山花》《红岩》《莽原》这种省级刊物。如果再不用,则投地级和市级刊物,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他连吕梁地区的一个小刊物都没放过。不料还是没有发表,真是岂有此理了。 这次所写的《星星》,刚开始的时候投的《十月》,人家不要。只能来《北京文学》碰运气,结果林编辑黏黏糊糊,还让改了这么多稿,好烦啊! 他前脚说出这番话,后脚就有人告密。 余华禁不住心中感慨: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啊! 听到动静,社里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士走过来:“怎么了?” 余华笑嘻嘻:“大姐,我们在讨论文学。” 女士:“余华,我看过你的稿子,很好的。老林,稿子有什么问题?” 林编辑说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女士点点头:“意见很中肯,余华,你是有才气的,我相信你能改好,将来也能成为一名优秀作家。年轻气盛是好事,有冲劲有锐气,但中肯的意见还是要接受,谦虚才能让我们进步,你说呢?” 女士看起来很体面,说话和气,给人好感。 余华心中受用,问:“大姐是社里的编辑。” 女士点点头:“对,我是一个编辑。” 余华笑道:“大姐你说修改,我就修改呗,但我有一个条件。” 女士:“什么条件?” 余华:“我写作上如果有什么问题,是不是可以直接来找你交流。” 女士朝要说话的林编辑摆了摆手:“如果你不嫌老年人唠叨,随时来找我聊稿子。” 余华:“大姐你叫什么名字,以后也好称呼。” 大姐:“我叫杨沫。” 余华吃了一惊:“林道静,《青春之歌》?大姐,我是读你的书长大的。” 刚才余华和林编辑争执的时候,其他作家都担忧地看着眼前一幕。此刻听到这位令人尊敬的女士是杨沫,轰一声都喧哗起来。“ “杨沫,她是杨沫。“ “太好了,终于见到我的偶像了。“ “和我想象中的她一样。“ 《青春之歌》是杨沫写的长篇小说,一九五八年正式出版发行,相当于她的半自传体小说。故事说的是女主人公林道静在抗日战争时期,从九一八事变到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中,从一个普通学生成长为革命者。 其中还描写了林道静的两段恋爱和婚姻,这在当时很惊世骇俗,很离经叛道。也正因为如此,小说一发表就受到了青年热烈的追捧。 有人在里面读出了爱情,有人在书中读到了战斗精神,有人在书中看到了青年人应该追求什么样有意义的人生。 后人或许不知道杨沫在当时相当于青年的精神图腾,是顶礼膜拜的存在,就好像西方年轻人心目中的鲍勃迪伦以及四个利物浦的小伙子披头士。 再后来,某作家还写了一本《青春万岁》,也是写青年精神的。 九十年代之前,一提起最能代表青年人的文学作品,必然会有《青春之歌》和《青春万岁》。 只不过,两青春中,估计也只有《青春之歌》能够流传后世,《青春万岁》还差了点火候,大师和一流作家的差距还是很大的。 余华这种瞪大眼睛的震惊表情,杨沫以前见得多了,也不意外,笑问:“余华,你什么时候读的青春之歌,哪一版?”《青春之歌》先后出版过好几次,期间她大改过。 余华:“大姐,我看的是小人书。” 小人书的书名叫做《林道静》。 众人的面色都是怪怪的,余华你一个作家和前辈交流的时候,竟然说只看过人家的小人书,这这这…… 杨沫:“好看不?” “好看。”余华回答说:“画得很好,林道静好漂亮。” 杨沫哈哈笑起来:“是很漂亮,我看过。” 史铁森忍无可忍:“余华,别说了,杨大姐,对不起,对不起。” 杨沫回到办公室里,看到外面正在面红耳赤争执的史铁森和余华,心中竟有种说不出的喜欢。她转头对林编辑说:“老林,这次改稿会其实作家们的水平都不是太好,唯独外面这两人相当不错。我有种预感,这二位将来都会成为伟大的作家。” 林编辑对余华还耿耿于怀:“总编,我持反对意见,余华什么态度。” 杨沫:“你对余华有看法我能理解,这就是一头野马,跑得快,跑得没有章法。但艺术是不需要章法的,一个能够成为艺术家的人,需要的是天马行空,而不是循规蹈矩。这样,余华的稿子我来负责吧。” 林编辑吃惊:“总编,你的身体,还有你的视力,再看稿子不好的。” 《北京文学》以前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是没有总编和社长的,这涉及到特殊十年的所谓的斗争。因此,一把手的位置长期空缺,直到前段时间,上级一看,如此重要的文学刊物没有总编太不像话,就把杨沫调过来,请老先生暂时掌管刊物一段时间。 杨沫说要亲自负责余华的稿子,那是对他相当地看重,要当成重点作家培养。 外面,余华和史铁森吵完,和好,勾肩搭背去逛街,看到他的背影,林编辑怎么也想不出姓余的身上究竟有什么地方值得杨沫看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