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门阀第324章 杀俘不祥?
“昨夜和今日,连续战了两场,两战皆胜。诸位也都到齐了,那就议一议接下来,咱们这几千人该何去何从?”</p>
赵无咎当即开口,为众人的议题定下了一个基调。</p>
站在一众人群之中的靺鞨部梅录保活里,当即眼珠乱转,这个滑头已经发现参与议事的人虽然基本都是熟人,但是自己往日更熟悉的各部梅录、俟斤,似乎都不在帐篷之中。</p>
他想到了什么,低着头眼睛眯了眯,随后当先出列,开口建言。</p>
“章京大人,在商量何去何从之前,咱们是不是该先做点什么事情?咱们俘虏了好几千的扶余兵,现在那些人可都在被看押着。这些人虽然被俘虏了,但是咱们的人马也不过四千左右,留着他们恐为祸患。”</p>
赵无咎抬眼看了保活里一眼,笑着问道:“保活里梅录,你有什么想法,不妨说出来听一听。”</p>
“章京大人,我建议您还是找个由头,将这些扶余俘虏皆尽坑杀殆尽为妙,免得夜长梦多。”</p>
此言一出,虽然大帐里面有些人不大同意,认为都已经接受人家的投降了,还要违反承诺来杀人可不是英雄所为,但是仍有一些人也认同保活里的建议,出声附和。</p>
反观赵无咎,他只是坐在主帅座位上,任由帐内诸人争论了一会儿。</p>
接着,他举起拳头,伸出一根手指、两根……</p>
当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p>
第三,那时候,华夏还没有真正“大一统”过,秦赵的文字和语音都不相同;或许贵族之间有着其实很密切的血缘联系,可反而两国底层的百姓之间却没有什么沾亲带故的,想要统战都没有合适的切入点。</p>
故而,白起当时能想到的最优解,也只是去坑杀了降卒。只不过,当后来大一统完成之后,白起之后的凄凉下场,恰巧和因果报应对上号了,这才有了拿笔杆子的人用“杀虏不祥”的说法来自圆其说。</p>
以史为鉴,可明得失。</p>
拿白起那段历史反观自己此时,赵无咎却得出了和当时白起截然相反的结论。</p>
第一,即便多加上几千扶余人俘虏,丸都山城的存粮其实也能养得起,至少到明年开春军队都不会断炊。</p>
第二,这帮扶余人死不死,和其麾下靺鞨士卒们的所求——他们想要财货,想要更多的钱,想要更多有用的东西——其实没有直接的矛盾冲突,除了那些靺鞨酋领之外,可能没有几个靺鞨人对土地有着野心。</p>
第三,通过学习靺鞨话和扶余话,再加上之前一段时间和郭老夫子学习这边风土 ,赵无咎知道了一个不算秘密的秘辛。那就是,扶余国特别是扶余国北边的平民百姓,其实和靺鞨人有着很深的“联系”。他们无论从文化还是语言,都有很深的相似之处。反倒是南边的扶余人可能和三韩人血脉更近,文化也和北方殊为不同。</p>
喜欢大周门阀请大家收藏:()大周门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