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我们回家(1/1)

作者:加个二百五

一念关山之穿越成为了团宠任如意第489章 我们回家

时间悄然流逝,待朝会结束之时,已临近正午时分。 \"退朝!\" 随着云江洪亮的嗓音响起,群臣恭敬地躬身施礼。 \"臣等,恭送圣上!\" 众大臣齐声高呼。 杨盈转身离去,步伐坚定而沉稳。与此同时,那些大臣们也陆续离场。 至于整个朝会期间都未曾露面的任如意,又有谁敢对她稍有微词呢? 圣上对任太傅的宠爱有加,甚至免去了她的跪拜之礼,足见其地位尊崇。 在如此情形之下,根本就没人有胆量去指责半句任如意的不是。 要知道,现在不仅有宁远舟、钱昭、元禄、孙朗、柴明、于十三以及杜丞相等梧国重臣护着她,甚至连安国使者李同光都对她百般维护。 面对这样的阵容,谁还敢有那胆子去找不痛快?怕是嫌自己命太长了吧! 待到任如意从睡梦中醒了过来之后,在宫女们的精心侍奉下完成了洗漱,紧接着便从小五那里得知今日无需上朝。 既然杨盈已经做好了这样的安排,任如意自然也不好忤逆,于是便安心留在房内休息,并享用起杨盈特意准备的丰盛美食。 除此之外,桌面上还有各种各样精致诱人、散发着诱人香气的点心和水果整齐地摆放着,供任如意随意品尝。 “如意姑娘,圣上他们已经退朝了。”云江奉命前来传话给任如意,“圣上请如意姑娘移步到偏殿。” “知道了。”任如意缓缓起身,优雅地整理了一下裙摆,然后跟随着云江一同离开了房间。 “师傅!”李同光远远地看到任如意,立刻兴奋地小跑着迎了上去。 “鹫儿。”任如意脸上绽放出温柔的笑容,目光宠溺地望着眼前这个满脸笑容的少年。 “如意。”宁远舟紧接着走上前去,他的眼眸中满含深情,紧紧地凝视着任如意。 “远舟。”任如意轻轻伸出手,拉住了宁远舟的手,两人的手指紧紧相扣。 “如意姐姐。”元禄也慢慢地走了过来。 “小禄,你的伤口还疼吗?”任如意关切地看向元禄。 元禄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摇了摇头道:“不疼了,已经快要痊愈了呢。” “如意。”柴明嘴角挂着一抹温润的笑容,声音轻轻柔柔的,依然如从前那般温暖。 “阿明。”任如意微微一笑,脸颊上两个浅浅的酒窝若隐若现,煞是可爱。 “美人儿。”于十三一双桃花眼笑眯眯地看着任如意,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仿佛春日里最明媚的阳光。 “十三。”任如意的目光温柔如水,轻轻地回应道,然后将视线转向了于十三。 “如意。”孙朗的笑声爽朗而醇厚,让人听了心情愉悦。 任如意转头看向孙朗,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朗朗。” “表妹。”钱昭原本那张冷漠的脸庞,在看到任如意的瞬间变得柔和起来,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了一个淡淡的微笑。 “阿昭。”任如意伸手拉住了钱昭的另一只手,紧紧握在自己手中。 杨盈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任如意和其他几人谈笑风生、其乐融融的模样,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失落感。 她知道,自己在这个场合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或许她真的不应该出现在这里。 想着自己昨天是抱着任如意睡着的,杨盈的心情顿时好了很多,仿佛所有的郁闷都烟消云散了一般。 于是,她带着云江,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小心翼翼地离开了这个地方。 “走吧,我们回家。”宁远舟紧紧地握着任如意的手,轻声细语地说道。 “好,我们回家。”任如意用力地点了点头,眼神中充满了坚毅。 曾经,只要有娘娘所在之处,便是家;然而现在,只有远舟他们在的地方,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家。 “表妹,你今天想吃点什么呢?”钱昭轻轻地牵起任如意的另一只手,关心地问道。 任如意歪着头想了一下,灵动的大眼睛转了一转,然后毫不迟疑地回答道:“我想吃红烧狮子头!” 钱昭宠溺地笑了笑,温柔地摸了摸任如意的头发,说道:“好,等会儿回去就给你做。” 李同光等人静静地跟在任如意的身后,脸上都流露出欣喜的笑容。 而于十三他们早上进宫时,则是坐着马车前来的。 金媚娘特别为任如意定制了一辆无比宽敞的巨型马车,这辆马车不仅内部空间极大,而且装饰豪华,座位柔软舒适,仿佛一座移动的宫殿。 就算里面坐了十个人,也丝毫不会觉得拥挤。 所以,此时,李同光等人,全部都陪着任如意坐在了马车里。 马车缓缓前行,车厢内一片安静祥和。 任如意微微有些困倦,宁远舟见状,轻声说道:“还有些距离,如意,你可以靠着我休息一会儿。” 任如意轻轻地点了点头,然后慢慢地挪动身体,靠近宁远舟。 尽管她今日直至日上三竿方才起身,但稍作休憩后,倒也并无大碍。 宁远舟小心翼翼地扶着任如意的肩膀,让她的头靠在自己的腿上。 任如意的发丝轻抚过宁远舟的肌肤,带来一阵轻微的痒意,但他并没有在意,只是专注地看着任如意恬静的面容。 任如意闭上了眼睛,呼吸逐渐变得平稳。宁远舟默默地注视着她,心中充满了柔情。 他轻轻地抓起任如意的一只手,与她十指相扣,感受着她手心的温暖。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了,世界只剩下他们。 在任如意的另一侧,坐着李同光,只见他紧握着任如意的另一只手。 而钱昭和柴明,则坐在最外侧。缘由是稍后途经集市时,钱昭需要亲自去选购食材,好做些美味佳肴给任如意品尝。 柴明担忧钱昭一人无法搬运所有食材,于是主动提出与他一同前往。 至于于十三,则纯粹是因动作迟缓了些许,未能抢占到任如意身旁的座位。 元禄则安坐于宁远舟之侧。 最后是孙朗,他选择坐在了李同光的边上。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