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西施奋斗史第356章 提鲜增香的小河虾
没想到李氏听了,反而有些紧张问道:“花酥糕饼是要提前做吧,咱们是不是只要头一日晚上帮他们把饼胚做好就行,不是当日现做现摆出去吧?” 沈钰点点头:“提前一日傍晚开始做,晚上做好饼胚我们就不用管了。” “闻远师父他们几个会在第二日五更时开始炸制,祈福法会开始时就要陆续摆出去。” 李氏听了,松了口气,笑道:“就是说只是晚上去做,根本不会耽误白天我们去参加祈福法会啦。” “嗐,傻丫头,那有什么辛苦的,想想法会上的百姓分发到的糕饼,是咱们跟着一起做的,那是多大的功德,别人想做还没机会呢。” 李氏说完,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根本没把要做两千多个糕饼的辛苦考虑在内。 姜氏和郑三娘也是一脸兴奋,小声地在旁议论着,似乎那不是去做糕饼,而是去做一件极有意义功德深厚的大事。 沈钰不由地笑了,信仰的力量真是很神奇。 这样也好,李氏她们做糕饼时心情愉快,总比闷头赶工要好上许多。 第二日过了晌午饭时,店铺里客人少了以后,沈钰就去了后院灶间。 一是先去和一些做糕饼的用的水油面和油酥,二是沈钰打算做一些油炸馄饨,等七喜来取糕饼时一起带回去,可以让陆琅他们当宵夜来吃。 馄饨有纯肉馅的小馄饨,也有菜肉馅的大馄饨。 沈钰最爱吃的菜肉大馄炖是用春天的荠菜来做馅的,现在已是秋末冬初,可没有那份口福,只能想想那清爽鲜美的滋味罢了。 纯肉馅馄饨则简单的多,肉馅是现成的,包馄饨用的面团则需要单独和出来。 取适量的面粉放在面盆里,里面加少许的盐、磕上一个鸡蛋,水少加些,用筷子搅成面絮,和成一个偏硬的面团。 揉至光滑,盖上布巾略醒发一会儿。 油炸馄饨可以炸好时趁热直接吃,也可以晾凉后放在一边,想吃时在汤碗里放些佐料,倒入开水,盖好盖子闷上片刻。 这样做的汤馄饨做好后热气腾腾,外酥里软,汤头鲜美,吃起来别有风味。 最主要的是这种做法用来当宵夜,很是方便。 只要有开水,几乎不需要动火就能吃上一碗,有点像加了馅料的方便面了。 沈钰在放食材的架子那里拿了小半篮晒干的小河虾过来。 天气冷了之后,打鱼人打到的鱼少了许多,但也有另外的水产在售卖。 这篮小河虾,小得可怜,说是小虾米都不为过。 是沈钰前些日子去买鱼时,看到卖鱼的摊子旁边放着,问了一句,只花销了十文钱,就得了满满一篮子,还附赠了一个大竹篮。 买回来后李氏她们都说沈钰上当了。 这种小虾不是人吃的吃食,是打鱼人顺便捞上来,若有那家里养锦鲤或者养小猫的,才会买来做鱼儿食料或猫儿食的。 沈钰当时只是笑,却抽了空闲把一大篮小虾米清洗后焯了水,放在竹簸箩里摊平晾晒。 每日早上太阳升起后,不厌其烦地追着那已不太暖和的太阳,或者通风的地方把簸箩搬过去,晚上再收进来。 晾了七八日,才总算晾干晾透了。 只是这两日事情多,还没有来得及继续加工,惹得玉诚看到了,一脸兴奋地问沈钰,是不是打算在家养只小猫。 其实这小河虾看着不起眼,但却是用来提鲜增香的一味好调料。 把它晾干用铁锅焙干,研成粉末,就是虾粉了。 做汤时里面撒上一些,可以增鲜提味,算是天然食材的味精了。 点好炉灶,把用来炒菜的小铁锅放上去,等锅热了,不用放油,就把小半篮干河虾都倒了进去,用锅铲翻炒起来。 刚炒了两下,玉桃就过来了,要帮忙炒河虾。 沈钰就让她守着小铁锅,交待她要翻炒到小河虾拈起来能一下子捏到粉碎,炒得很干,就能磨粉了。 玉桃答应一声,就接过了锅铲继续炒制。 沈钰则去把醒发的差不多的面团拿过来又揉了起来,感觉差不多了,就撒上些干面粉,开始擀制成一大张薄薄的面皮。 一直擀到如一张厚宣纸的厚度,看上去柔软半透明了才停下来。 把面皮撒上一层淀粉,一折一折的叠起来,用刀切成半个巴掌大的正方形。 再抖动一下,抖掉多余的淀粉,洁白如纸,轻薄柔软的馄饨皮就做好了。 玉桃那边炒制的小河虾已经快干了。 见沈钰手上的活做完了,就叫她过来看看是不是可以了。 沈钰拈起一个用食指和大拇指捻了捻,一下子就碎了,可以从炉灶上端下来了,等一会晾凉了,就能用擀面杖擀碎装起来了。 玉桃把锅灶放好,看沈钰切好的馄饨皮,好奇地拿起来左右端详,不知沈钰这是要做什么。 沈钰问她要不要跟着学包元宝馄饨。 玉桃正要答应,郑三娘却也走了过来,笑道:“姑娘这是做什么新鲜吃食呢。” “前面店铺里这会子客人少了,大娘子让我过来看看,姑娘这边要不要帮忙。” “等一会集市就要闭市了,她们收拾好桌椅就过来,一起学着包花酥糕饼和刻花刀。” 沈钰想了想,索性把切好面皮用布巾盖上,道:“咱们一起过去打扫整理吧,也快一些,一会关了店门,大家一起做,肯定学得又快又好。” 三人回了店铺,今日大约是天气不好的原因,没有太阳,天空灰蒙蒙的,又不像要下雨。 小风吹在身上冷嗖嗖的,街上行人不多,店铺里此刻已没有了客人,只有李氏她们正在擦抹桌椅,打扫地面。 大家一起动手,收拾利索了店铺,没等到集市闭市,就关好店门回了后院。 今日玉诚和墩墩没有上学,他们两个嚷着:“今日我们洗碗,谁都不许抢。” 小哥俩急急忙忙地就去抬装着碗筷的大盆,吭哧吭哧去了井台旁。 李氏嘱咐他们等一会炉灶上的水烧开了,有了热水再洗,就赶紧一脸喜气洋洋地进了大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