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我是吴三桂的私生子!第332章 奔袭杭州
啥?吴用听到这个名字后,还真是天大的意外! 孙传庭,这个名字对他来说不是很陌生,在魂穿前他就在各大电影电视剧里就知道这个人,对此人也有所了解。 孙传庭可说是明末最后一位大将,还是一位真正能战的大将。 但孙传庭在崇祯皇帝眼里,始终是不得信任,重用与弃之,反反复复。若崇祯能真正重用孙传庭,明末的历史就算最终无法改变灭亡,也会拖延很长一段时日。 所以,孙传庭绝对是一位厉害的人。只是一直传言,他死在了潼关。但也没人发现他的尸首,所以他的死也一直扑朔迷离,谁也不敢肯定他真战死了。 而现在看来,他真的没死,现在还身处在朱慈炯身边,为朱慈炯出谋划策。 吴用对姚启均问道:“军师,你确定那人就是孙传庭?没有认错人。” 姚启均肯定回道:“大人,属下确定没有认错人。当年属下是见过孙传庭本人,对他印象很深。虽然他如今老迈,但我已经一眼就认出他来了,他就跟随在朱慈炯身边。” 这么一说后,吴用就确定了朱慈炯身边为他出谋划策之人就是孙传庭无疑了。 “呵呵!这朱慈炯还是有些气运的,得了如此能人。他日,或许还真有一番作为。”吴用立刻对朱慈炯有了改观。 姚启均对孙传庭也是很认可的,所以他对吴用道:“大人,朱慈炯得了如此能人,对大人你的大业是一种威胁。大人,你可早做打算。” 吴用一笑而过,虽然刚刚有些吃惊孙传庭的现身,但现在的他很坦然接受孙传庭在朱慈炯身边。 孙传庭虽然是厉害的人,但如今天下大势已经不是几十年前那样了。就算孙传庭为朱慈炯出谋划策,也不一定能助朱慈炯夺回大明江山。当然,只是成功几率确实比以前高出了不少。 “怎么打算?难道派人去杀了他,一个老人家,我忍心吗?而且,他也没把我怎么样,对吧!何必去针对他。”吴用回应姚启均的话。 姚启均知道吴用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既然他不愿意对孙传庭下手,那么说再多的话也是无用的。 吴用又对姚启均问道:“军师,你从南京城来,那么你对南京目前局势是如何看的?满清的大军马上抵达,朱慈炯能抗过去吗?” 姚启均道:“现今的南京城,最强的势力不是朱慈炯,而是秦家与史家。其中史家因为拥有强悍的镖师,他们的战力是最强的。” “至于秦家,家丁众多,战力可能比不上史家,但实力不容小视。” “最后是朱慈炯一路招募来的农民军,人数众多,但战力真的太差了,很多还是老弱之人,这样的队伍面对满清铁骑,一点胜算都没有。” 姚启均一口把南京城内的各方势力,讲得还算很详细,让吴用听后心中基本上有谱了。 吴用再问道:“军师,清军那边的大将是谁?你知道吗?” 姚启均道:“满清康亲王爱新觉罗杰书,之前没什么军功。这次下江南,应该是第一次带兵出征。” “传言,这次满清征召了满汉八旗兵,人数在十万人。而且,还带来了满清最近制造的最新火炮。” 听到最新火炮几个字,吴用就感兴趣了。他是知道康熙皇帝传召天下,把各地最强的工匠铁匠都召在京城,目的就是要制造出强大的火器来对抗他。 “军师,那我得要见识一下满清最新火器。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清军还有多久抵达南京城?我都有点迫不及待了。”吴用兴奋道。 姚启均心中默算了一下,道:“算日子,最快也要五日后。” 吴用点了点头,心里已经在盘算着这一战的结果,算来算去,两方的胜负率应该都只有五五开。 所以说,这一战,应该很精彩。 姚启均这个时候又对吴用道:“大人,你想知刘兆麒的消息吗?” 吴用听到这个名字,当真是很想知道此人的消息。因为这个刘兆麒就好像天生是来给他添堵的,不除之,心中不快。 问道:“他怎么呢?人在哪?上次一战,他身负重伤,如今如何呢?” 姚启均道:“刘兆麒身负重伤后,开始在福州养伤,最近来到了杭州府,不知来杭州何事?至于伤势,属下猜想,他既然能来杭州府,说明伤势也就没什么大碍了。” “杭州有多少清军?”吴用问道。 姚启均道:“之前满清的镶白旗驻扎,现如今可能就只有当地官府的官差和一些守城的兵卒,人数最多也就一千人。” 吴用默默念着:“一千人?自己现在手里有三四百人,如果加上史鹊儿带来的几百镖师,那应该稳胜。” 吴用的话声音虽小,但旁边人还是能听得清楚。 所以,姚启均问道:“大人,你是要去打杭州府?” 吴用阴笑道:“有这个想法,南京城即将一场大战,不管是满清朝廷,还是朱慈炯都不会关注杭州这边发生什么事了。” 姚启均想了想,道:“确实是这样的,天下人的目光此刻都盯着南京城,杭州府这边就算有谁去攻打,也不会有多被关注,他们最多想的是被什么盗贼袭击了。” 听了这话,吴用当下就决定百里奔袭杭州府,砍下刘兆麒的头。 上次没弄死刘兆麒,吴用心里面非常不甘心,就算对方真有老天爷庇佑,他不相信老天爷能次次都庇佑他,次次能让他从自己手里逃走。 于是,他立刻开始集合兵马。 “史鹊儿,你能不能以后跟着我,就看这次奔袭杭州府,你能不能让我满意了。”吴用把史鹊儿找来后对她这样说道。 史鹊儿哪是一脸兴奋,大声道:“不就是奔袭杭州府吗?哪地方,我熟,我来带路,我知道一条近路,不走官道。最快,明早就能抵达杭州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