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少卿之女的快乐日常第47章 《千金错》
沈沅在床上睡到半夜,突然想起什么似的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坐起,然后就掀开床帐下床。 今日她虽然起了个大早,但是早早上床躺着却怎么也睡不着,想来是“美色”误人。 闭着眼睛刚想转移转移注意力,结果却突然想起了她之前看过的一本话本。 这时睡在外间的青黛被沈沅的动作惊醒,急急忙忙进来,看见自家姑娘在床边站着赶紧点亮了灯。 “姑娘怎么醒了?要去净房吗?” 沈沅摇摇头,“不是,我睡不着,想起一本话本,想拿来看看。” “都这么晚了,姑娘还看话本,仔细伤眼睛。”青黛话是这么说,其实已经开始多点几盏灯,让屋里更亮堂些。 “我睡不着嘛,看一会儿就睡了。”沈沅趿着鞋子,走向房间另一头书架的地方。 “姑娘要找哪本书,奴婢去给姑娘拿来。” “不用了青黛。”沈沅摸摸肚子,“我好像有些饿了,要不去小厨房给我找点吃的吧。” 今日下午一家人在酒楼吃的饭,回家来沈沅晚上就没再吃,躺着还不觉得,这一站起来,还真觉得饿了。 青黛听到沈沅饿了,赶紧答应一声。 “就知道姑娘晚上会饿,晚上就吩咐小厨房在灶上炖着鸡汤呢,给姑娘下碗面可好?” “好,少放几根面,吃多了睡不着。” “诶!姑娘等着,奴婢很快就来。” “嗯,不着急。”沈沅答应一声,接着找书。 很快,沈沅便循着记忆找到了那本话本子,《千金错》。 找到了书,沈沅走到桌边坐下。这本书她之前就看过,不过当时觉得写得不算好,看过一遍就随手塞进了书架。 刚刚她闭着眼睛反复想今日自己遇到秦家主仆时听到的话,突然就想起了自己曾在话本里看过的这个故事来。 知府家的夫人上山进香,下山时突逢大雨走不了,还惊了马车,只能临时到了山间的一间破庙躲雨。 没一会儿这破庙之中又进来一个大着肚子的女人,她是县里一个商户的妻子,同样也是上香被困此处。 两位夫人都觉得在此处遇见十分有缘,恰巧两个孩子又是一样的月份。 不成想因为雨天湿滑,方才下山时两人都动了胎气,此时竟同时觉得肚子疼,要生产了。 因为雨势阻隔,根本来不及下山,也来不及再去山下找稳婆,两人只能同时在这破庙之中生产。 这位商人的妻子因常随丈夫外出行商,身子好些,又有一个有经验的嬷嬷在旁看着,因此更早生下了一个女儿,生下孩子之后还有力气坐起来。 可知府夫人这边就没那么顺利了,折腾了好些时候孩子才生出来,生完孩子后人就晕了过去,这天跟着知府夫人出门的都是没经过事儿的丫鬟,见夫人晕倒,自己都要吓晕了,更是顾不上刚出生的孩子,就急急忙忙冒雨下山去请大夫。 这位商户夫人见状,便吩咐自己身边的嬷嬷去把帮着剪断脐带,擦干净身子,还将刚才包裹孩子裁剪剩下的半件披风将这个孩子裹住。 最后大夫请来了,雨也停了,知府家的下人急忙带些夫人和刚刚出生的小姐回府去。 谁也没发现,刚刚兵荒马乱,竟将两个孩子抱错了。 破庙中本就地方不大,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儿,还都裹着同样花纹的包被,放在一处。也不知是哪个时候起,知府家的千金就被商户家的夫人抱在怀里,商户家的姑娘又被知府夫人的下人抱了过去。 两家皆不知自己抱错了孩子,没过多久,知府升迁回京,知府夫人也带着孩子一起回了京城,之后的十几年,两家人再未相见。 不过在这个故事里,作者还是给了一个圆满的结局。 这户商户人家因在边关战事中慷慨解囊,捐了不少粮草,后被皇上嘉奖封作皇商,也举家搬入京城。 后来那位原先的知府夫人现在的侍郎夫人偶然在街上看到一个长得跟自己丈夫非常像的姑娘,还以为是丈夫在外风流留下的孩子。 忍不住调查过后,就发现了他们一家是从丈夫原先做知府的地方来的,而且自己女儿竟然跟这家的夫人长得十分像。 她这才想起自己当年破庙生产一事,至此,两个孩子被抱错一事才真相大白。 后来,两个女孩儿各归其位,但是认了养父母为干亲,两家也一直来往,算是结局圆满。 想到今日听到的内容,沈沅不禁大胆猜测,难道秦如月不是敬国公和他夫人的亲生女儿吗? 沈沅正想着,青黛端着鸡汤面进来了,腹中饥饿一下子打断了她的思绪。 “姑娘,饿坏了吧。” 青黛将碗放在了桌上,这一碗鸡汤面汤多面少,鸡汤是撇去了油星儿的,晚上喝也不会油腻,汤上还飘着几根碧绿菜叶,让人瞧着胃口大开。 “面条过了凉水,这样姑娘喝汤也不会觉着烫了。” “青黛你真好。”沈沅迫不及待先喝了一口汤,果然鲜美,而且温度正好。 最后沈沅将一小碗鸡汤面都吃了,汤也喝干净了,垫了垫肚子又不会太饱睡不着。 吃完之后,被青黛服侍着刷了牙,便上床了。 青黛吹灭灯出去后,沈沅一边想着刚才的故事,一边等待睡意。 她并不记得秦家其他人都长什么样子了,因此也没法判断秦如月跟秦家人长得像不像。 秦如月才从江南回来不久,秦夫人一直称病…… 秦如月身边嬷嬷说的【夫人莫不是发现了什么】……难道秦夫人察觉到秦如月可能不是她女儿吗? 可是一直听说敬国公和夫人十分恩爱,她如果怀疑为什么不告诉丈夫呢? 那位嬷嬷如果是知情人,秦如月自己知道吗? 问题非但没想明白,反而还越发糊涂了,一直到睡着,沈沅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 不出意外的,第二日沈沅又睡到了日上三竿,这两日她哥哥沈肃在家,沈沅也正好不去嫂子那儿学管家了,他们夫妻二人好不容易有机会在一起,沈沅觉得自己还是不过去打搅的好。 她是一个体贴兄嫂的好妹妹嘛! 国子监的学子们仍在假期中,不过官员们已经开始上朝了,并且今日还是朝会。 今日好些大臣像是都没从节日中缓过来,又或是昨日开心睡得太晚,今日早朝时,不少人站在后头昏昏欲睡。 还有的大臣,昨日划龙舟太拼命,不是拉了筋就是闪了腰,瞧着十分萎靡。 沈耘看看他们,再看看站在自己旁边如青竹一般站得溜直的谢回谢大人,一下子觉得赏心悦目了不少。 沈耘心中默默点头,大昭还有这样的年轻人,他这样的老家伙也能安心了。 好在皇上本人可能也没什么上朝的兴致,没过多久他们便听到那句“有事启奏,无事退朝”了。 于是一堆大臣,来大殿上站着打了个盹,又回去了。 “有期,有期!爹跟你一道走。”谢渊笑眯眯赶上来,又对一旁的沈耘道:“沈大人好啊,正巧咱们也一道走。” 沈耘往日跟谢渊接触不多,不知这位郡马爷这般随和,也笑着回了一礼。 谢回提醒谢渊,“父亲,翰林院与大理寺,并不顺道。”父亲一向不怎么着调,谁知道他是不是想跟自己走呢。 “诶?此言差矣,父亲只是想同你一块走一段罢了,就只有一时半刻也好啊,顺不顺道又有什么关系呢?沈大人您说是不是?” 沈耘没料到这里还有自己的事儿呢,不过还是说:“那是自然,谢大人与小谢大人父子同朝为官,是该亲近些。” “哈哈哈沈大人说得极是,听闻沈大人您的公子明年春闱也要下场,想来沈大人父子同朝为官的时日也不远了。” “那就借谢大人吉言了。” …… 两人也不知说着说着,相谈甚欢,到了要分别一个回大理寺,一个回翰林院时,竟然生出些依依不舍之感来,还约了下回一块儿喝酒。 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