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第675章 别了复圣颜回
但孔子没空伤心,因为他一方面要继续修编六艺,另一方面他要确保孔鲤的儿子、自己的孙子孔汲茁壮成长。 孔汲还只是一个吸奶的婴儿,但孔汲的生母仅仅是孔鲤后来才娶的一个妾,身边婢女都没有。其实,整个孔府都没有丫环婢女,因为孔府确实不富裕。 孔子虽号称鲁国国老,但前面讲过,由于季孙肥的阴招,使孔子根本没有固定薪水收入,孔子一家人的日子过得挺艰苦的。 再加上为了修编六艺,孔府要养一大群参与修编的弟子,以及大量的竹简、笔墨等,孔子的日子更难了。 孔子决定,让孔汲的生母带着孔汲先回娘家,卫国。在卫国,孔子有两位高徒在那里,仲由担任卫国执政上卿孔圉的家宰,高柴担任卫国士师。 这两位弟子对自己这个老师非赏敬重,孔汲母子俩在卫国应该无忧。等孔汲到了启蒙年龄,再接他回鲁国。 一定要将孔汲培养成为知书达礼的新一代儒门学子! 对了,自己麾下众多杰出弟子,今后自己的宝贝孙子,自己这把手骨头是教不了了,应该让颜回去教导他成长! 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他拥有孔子眼里完美的儒家弟子应该拥有的素质。这里我们也就不多讲了,反正在孔子眼里,颜回不但是自己最优秀的弟子,更是今后整个儒家的责任承担者! 自己的儒家思想,唯有颜回这样的弟子,是几乎全面继承了的。当然,自己也有许多其他优秀的弟子,如端木赐、卜商、曾参、冉求、颛孙师、仲由、冉雍等人。 但这些弟子与颜回相比,也许某个领域会超过颜回,但要论综合素质,在众弟子中排个名的话,那颜回是妥妥的第一把交椅。 嗯,儒门第一代掌门人孔子认为,自己以后,即第二代掌门人,应该是颜回。 那自己的小孙子孔汲,就应该拜颜回为师。 孔子把孔汲的人生作了初步规划,孔子很满意自己的这个决定。如此,那已经过世的儿子孔鲤一定会很欣慰。 安息吧,孔鲤,孔氏家族,勿忧。 但是,令谁也没想到的,是颜回居然也病逝了! 公元前481年,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被孔子视为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第一人的颜回,因病于鲁国曲阜去世,享年32岁! 这是鲁国的重大损失,是整个儒家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大损失。 颜回是病死的,这是直接原因。颜回又是累死的,因为颜回在修编六艺时倾注了几乎全部心血,这是重要原因。 颜回正当壮年,按理生个病什么的,能挺过去。但颜回的体质太差了,再加上修编六艺,尤其是连孔子都不是很精通的《易经》,一下将颜回的身体给掏空了。 颜回,我们当然不能随便略过,这是鲁国春秋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颜回,姬姓,颜氏,名回,字子渊,春秋时期鲁国人,家住曲阜陋巷,于公元前513年出生,于公元前482年去世,享年仅32岁。 鲁国的颜氏家族一般有两个渊源,一是源于鲁国开国先君伯禽,伯禽分封了其中一个儿子于颜邑,即今山东邹城,其后人就以食邑为氏,形成了姬姓颜氏家族。 另一个渊源则是源于邾国国君邾父颜,其后人以其字为氏,形成颜氏家族。有人说颜回就是这个邾国国君邾父颜的后人,这个值得怀疑。邾父颜的后人,当然是邾国公族大夫,怎么可能把整个家族带到鲁国来? 不管如何,颜氏家族,血统高贵,鲁国公族,曾为大夫,自有封邑。 但任何一个大夫级别的家族,如果不够努力,那三代以后,也势必要沦落为士的。 所谓富不过三代,就是指三代以后,其源于天子或诸侯的王子王孙、公子公孙、大夫等高贵身份就自然消亡,成了士人家族。 到了颜回的父亲颜路为家主时,鲁国的颜氏家族已经没落了。由于祖先不够努力,终于将源于鲁国开国之君伯禽的高贵血统给平民化了,成了士族。 但不管如何,曾经的公族大夫身份给颜氏家族还是留下了一些财富的,据颜回后来自己说,他家有六十亩土地,其中五十亩在城外,十亩在城内。 当然,还有一幢房子,在曲阜陋巷。 放到现在,颜回一家那是妥妥的地主,尤其是城内十亩地,在土地财政横行的当下,那简直是超级财富。 但在百亩为一井田的那个年代,这点土地,最多只能说是能过过日子而已! 一亩有种出多少粟米来?在那个年代,几十斤而已!而且还得保证风调雨顺,无自然灾害! 要种田,得雇人,要花不少钱。然后还要交九分之一给国家,一亩几十斤,那五十亩也就几千斤。 这几千斤粟米,要支撑整整一个大家族一年的生计。还得用这些粮食去换其他配得上身份的东西,如衣服,饰品,礼物,肉类,调味品,以及祭祀所用的很多东西。 不同身份需要配套不同档次和数量的物品,当一个大夫家族没有拓展收入来源,而开支一直按大夫级别规格,毛想想好了,这就开始坐吃山空了。 有时,放弃大夫身份,也是生活所迫。 士一级的家族,又何尝不是如何呢? 但作为最基层的贵族,这个身份无论如何也不能再降了。所以,当颜回去世后,其父亲颜路一心想着要给自己的儿子一个风光的葬礼。 颜路眼里这个风光的葬礼,突出地表现在要给颜回一套棺椁。 棺材用于盛殓尸体,如果在棺材外再套椁,那就叫棺椁。这属于丧葬文化领域,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至龙山文化时期,部落首领去世后往往会在棺外套木椁。 到了大商王朝,商王去世后,多用大木条叠压成方形或亚字形的椁室,其正中再安放商王棺木。 到了大周王朝,丧礼规范了,棺椁也就制度化了。根据周礼规定,天子棺椁四重,公爵三重,侯伯子男两重、大夫一重,士则一般不用椁。 颜回是什么身份?士人而已,但颜路却想着要给颜回弄一个椁,你颜路爱儿子也不能爱到这种不讲礼的地步啊? 或者,你颜路就甭跟人商议了,反正这世道很乱,早就礼崩乐坏了,你悄悄地给颜回的棺外套个椁,声张地不要,这事不就结了? 但是,颜家太穷,颜路根本没有置办一个椁的能力! 颜回的猝然病逝,让孔子痛彻心扉。在颜回的葬礼上,孔子悲泣道:“老天!你这是要了我孔丘的命啊!” 旁边的颜路一边擦着泪,一边悄悄对孔子道:“弟子有一事还望夫子成全。” 颜路比孔子小六岁,也是孔子早期的学生之一,排起亲情关系来,应该是孔子表兄弟。颜路的父亲与孔子的母亲颜征在极有可能是兄弟姐妹关系,所以,在感情上颜路与孔子相当亲近。 也正因为如此,孔子对颜回有着特别的情感。 孔子擦了擦眼泪,对颜路道:“唉,颜回去世了,颜回居然去世了,那以后,我该怎么办啊。刚才你说有事相求,你尽管说吧,只要我能办到,我一定尽力。” 嗯,要的就是这句话。 颜路道:“夫子,颜回之才,完全有机会被国君赏识任用为大夫。其祖上亦为大夫,故弟子想为颜回套一重椁,以彰显其身份。” 孔子心里嗯了一声,用犀利地眼光看着颜路。 提到颜回,颜路眼泪又来了,一时根本没顾及孔子的眼光,继续道:“只是弟子家贫,无力筹措木椁,故厚着脸请夫子想想办法。” 孔子早就很不高兴了,你颜路脑子进水了啊?颜回一介士人,你去僭越礼制去给他弄一个椁? 颜回守了一生的礼,你这个老爸却要在他死后害他不守礼? 但毕竟颜回是颜路的儿子,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滋味,孔子自己刚刚经历过。此时颜路伤心过度,思想出了点问题,值得谅解。 总不能在这个时间这个场合,严肃批评颜路吧? 所以,孔子压下了心头的不快,摇了摇头,对颜路道:“最近我自己手头也很紧张,生活也很拮据,实在没办法。” 这本是一个台阶,孔子希望颜路你就快下来,不要搞非礼之举了,谁知颜路却接口道:“办法应该是有的,夫子不是还有一辆车吗?将车卖了,应该能置办一套椁了。” 孔子终于忍无可忍了,他冷冷道:“对不起,这车不能卖。我毕竟是国老,也曾经是鲁国的卿大夫,根据相关规定,我出行必须坐车,否则这是违礼。 颜回是我的弟子,也是我的晚辈,我待他如同儿子一样,他待我如同父亲一样。颜回去世,我真的很悲伤,但我不能因为悲伤而做出违反礼法的事。 作为士人,棺不套椁,这是规定。我的儿子孔鲤去世时,也没能为他的棺材套椁。如今颜回也是士人,我希望你不要非礼了。” 颜路满面羞惭,最后依礼安葬了颜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