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 鲁哀公问政孔子(2)(1/1)

作者:千里草人

春秋鲁国风云第570章 鲁哀公问政孔子(2)

孔子深入浅出的讲解,鲁哀公听得入了神。 到后来,孔子的“君子无不敬”这个理念成了儒家经典学说之一,“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不就是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追究的大同世界吗? 再到后来,更是形成了我们耳熟能详通俗易懂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儒家经典学说,就是如孔子与包括鲁哀公在内的春秋人物日常交流中,慢慢形成的。 鲁哀公显然是一位求知欲极强的国君,他绝不放过这样与孔夫子直接对话的机会。 鲁哀公继续问道:“请夫子再给寡人讲讲,如何才能做到敬重自身?” 孔子稍稍沉吟了一下,答道:“君子言语有过,则民众言语亦有失;国君行为不当,则民众行为亦不当。 故身为国君,唯努力不说错话,不做错事,百姓遵循国君号令就不会出任何问题。如果国君能够做到这一点,那可谓是真正的敬重自身了。 君子如果能做到敬重自身,就能成就其亲。” 鲁哀公追问道:“请夫子讲慢一点,寡人领悟能力不足。对了,什么是君子敬重自身故能成就其亲?” 孔子笑了笑,向谦逊的鲁哀公施了一礼,道:“君,指有名望的人。所谓君子,就是有名望之人的儿子。君子奉孝道敬重自身,所以民众认为其亲是必有名望。这便是君子敬重自身故能成就其亲的道理。” 见鲁哀公略有所思的样子,孔子继续道:“所以,国君若只注重政事而不能爱护民众,就不能成就自身;不能成就自身,就不能使自己的国家安定;不能使自己的国家安定,就不能无忧无虑。不能无忧无虑,自然而然就不能成就自身了。” 哈,孔老夫子将恶性循环的道理在这里用上了,听着拗口,但谁都听着感觉非常有道理,更何况求知欲极盛的鲁哀公呢? 鲁哀公当即就兴致盎然问道:“那君子怎么做才能真正的成就自身,请夫子讲具体一些。” 孔子欣然答道:“主公,臣以为,君子行事,务求合乎常理不愈规,此可谓成就自身。合乎常理不愈规,也即合乎天道。” 鲁哀公点点头,继续问:“天道最令人敬重的是什么呢?” 孔子微微一笑,答道:“君子敬天道,因天道驰而不息,如天上日月。每日东升西落,此乃天道也;能周而复始永不停息,亦是天道;貌似无为而使万物生长,亦是天道;有了这样的成就并使功绩得到彰显,也是天道。” 鲁哀公不由动容,起身施礼道:“寡人愚昧,承蒙夫子耐心教导,受益良多,着实感激。” 孔子立即起身恭敬还礼道:“主公,臣有一言: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亲。故仁人之事亲也如事天,事天如事亲,这就是所谓的孝子成身。” 这句话非常直白,鲁哀公很快就领会了。是啊,君子行事,不能逾越事物的自然法则,孝子对待父母,也不能超越亲情的礼数规范。 对君子而言,侍奉父母,应如侍奉天一样;侍奉天,应如侍奉父母一样。 鲁哀公大悦,感慨道:“今寡人听夫子教导,现在只担心将来寡人虽懂了道理,但还是要犯错呢。” 孔子呵呵笑道:“主公谦虚了,一国之君能有此自省,实乃臣子之福也!” 鲁哀公突然想起一个问题,犹豫了一会后,终于还是开口问孔子:“依夫子看,当今列国诸侯,谁可谓明君?” 鲁哀公难道是自己今天如此谦逊礼待孔子后,希望孔子高度评价一下自己? 孔子愣了一下,他也不知道鲁哀公此问何意,思索了片刻后,对鲁哀公施礼道:“主公此问倒真难倒臣了,臣实不知列国诸侯还有谁可算是明君,相比之下,也就差不多卫侯算是一个了。” 鲁哀公很意外,因为孔子曾在卫国长达一年之久,但未得卫灵公重用,最后悻悻而归。 甚至,鲁哀公还听说孔子曾骂过卫灵公无道。 这样的人,居然被孔子认为是此时列国诸侯中的明君? 鲁哀公不服,道:“卫侯?寡人听闻其夫人滛而子不孝,怎可谓明君?” 见鲁哀公张着个嘴惊讶的样子,孔子解释道:“主公今日所问,乃国政大事。刚才所说,乃卫侯家事。家事与国事不可同日而语也。” 鲁哀公问:“那卫侯治政如何?” 孔子道:“卫侯能任用贤人,治国有成。弥子瑕,智信兼备,能力出众,卫侯爱而任之。林国见贤必进,卫侯贤而尊之。庆足有事则起而治之,无事则退而容贤,卫侯悦而敬之。此外,还有如史佗、蘧伯玉等人,皆为卫国贤臣,卫侯都重用之。” 孔子并未向鲁哀公介绍卫灵公在平定国内动乱牢牢掌握国政大权、文武兼备作战勇猛等具体事项,以此证明卫灵公确实是一位贤而能的国君。 孔子的真意,是提醒国君务必要任用贤才!如自己! 但鲁哀公根本没有用人自主权!至少在当下的鲁国! 但不管如何,孔子很清楚,这一次自己与鲁哀公足足一个上午的会面交流,效果非常好。 很显然,国君是尊重、欣赏自己的,对自己推行儒家礼教发自内心支持。否则,怎么会那么耐心、谦虚听自己的讲解呢? 鲁哀公对孔子非常仰慕,他决定不顾一切任命孔子为大夫参与政事。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