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第302章 架空公室:鲁国历史的三条主线是什么?
这个时候的鲁国,总体上讲仍旧是三条主线。 一条是三桓不断架空鲁国公室的斗争,这是鲁国内部权力斗争主线。 第二条主线,是鲁国与周边莒国、邾国、齐国这几个诸侯的恩恩怨怨,这是鲁国的外部斗争主线。 第三条主线,是鲁国追随着晋国继续与楚国争夺春秋霸权,这是鲁国的外交线。 由于这段时期,春秋江湖确实混乱不堪,我们就把这三条主线给理一理,鲁国的春秋风云就明朗了。当然,这三条线并非孤立的,尤其是第二条和第三条,简直就是一直交织在一起的。 先讲第一条主线,即三桓不断架空鲁国公室的斗争。 这条主线到了公元前562年有了一个标志性事件,即三分公室。季孙宿提出改革军制,将鲁军改编为三军,三桓各领一军,并部分地瓜分了鲁国公室的士大夫和土地。 从此,三桓的总体实力超过了公室,尤其是国君不再掌握军队以后,鲁国已经沦落到了由三桓绝对把控的地步。 鲁国的三桓,到了一个新阶段。之所以说是新阶段,即以前的三桓,虽然形成了自己强大的势力,但这个势力总体上是从属于国君的,是为国家服务的。 三桓既要为了自身的势力而与鲁国其他大家族尤其是公室作斗争,内部也并非团结成铁板一块。所以才会有了三桓与公室代表势力东门氏作斗争,最后驱逐了东门氏。也有了三桓内部叔氏家族想吞并孟氏和季氏家族这样的内部权力斗争,最后叔孙侨如被驱逐。 现在的三桓真正的实现了团结统一,不但势力更加强大,而且这个势力总体上是为了三桓各自家族利益,是为三桓自己服务的。 于是,三桓的利益高于国家利益,更不考虑国君的利益,即完全不把公室的利益放在眼里。 那鲁国公室难道就真的没有任何力量来压制一下三桓吗? 确实是没有。我们先看看鲁国除三桓以外的其他政治势力。首先是鲁襄公,前面说了,鲁襄公自登基起,便注定了是一个悲哀,他没有治国理政的自主权,一切只能按三桓的意见办事,纯粹就是一个傀儡。 然后是原本代表公室的两个卿大夫家族,一个是子叔婴齐的家族,一个是臧氏家族。公元前574年子叔婴齐去世后,其子子叔老应该是继承了他的爵位,成为鲁国卿大夫。 但一直以来,子叔老貌似没有发出过什么声音,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三桓架空了鲁襄公的权力,他没机会表现。 但不管如何,鲁国公室还算有一个卿大夫家族在,而且,子叔老在接下来还是有所表现的。 公元前559年,子叔老与季孙宿一起,按照晋国的命令代表鲁国参加向地会议。这次会议,是去年吴国趁楚国大丧发兵伐楚,结果遭到惨败。晋国要求列国诸侯派出卿大会齐聚向地,替吴国的前途出谋划策。 公元前557年,子叔老率鲁军,参加晋国主导的联军讨伐许国。公元前553年,子叔老出使齐国,代表鲁国修复与齐国关系。两年后,即公元前551年,子叔老去世。 前前后后,作为鲁国卿大夫,子叔老居然仅露了三次脸。 那几乎是世袭的卿大夫家族臧氏家族呢?臧氏家族自臧孙许去世后,其子臧孙纥继承了家业,根据当时子承父业的习惯,臧孙纥继承了鲁国卿大夫之职。 要知道,鲁国的臧氏家族可是赫赫有名的大家族,源于鲁孝公之子公子彄。公子彄受封臧邑,即今山东郯城归昌乡一带,其后代子孙就用他的封邑为氏,这就是鲁国的臧氏家族起源,一脉相承即为臧僖伯(公子彄)、臧哀伯(臧孙达)、臧文仲(臧孙辰)、臧宣叔(臧孙许)、臧武仲(臧孙纥)。 臧孙纥在公元前568年冬,率鲁军与邾、莒联军作战,以救援当时还活着的鄫国,结果在狐骀与邾军一战中惨败。 鲁国何时被曾经的附庸国邾国给打败过,而且是一次彻头彻尾的惨败?这次惨败,损失的鲁军将士人数非常多,居然导致鲁国没有足够的丧服,最后以麻绳束发的形式简化丧事! 鲁国上下对臧孙纥怨声载道,臧孙纥虽没有象楚国那样的战败主帅自裁制度,也没有为此负其他战败领导责任,仍旧为鲁国大司寇,卿大夫。但是,一个受到这种级别沉重打击的家族宗主,能够在政坛上发出多少声音? 臧氏家族是传统的公室力量代表,虽然一直以来并不偏袒哪一方势力,表现出来的是睿智正直、守礼忠君的形象。但对三桓势力来讲,从一个侧面进一步提升了三桓自身势力。 臧孙纥一直在努力着,他做梦都想着恢复祖上的荣耀,所以在遭受了狐骀惨败后,他继续活跃在鲁国政坛。 史料记载臧孙纥是一位小矮个,说他聪明机智,个人能力出众。但在当时,凭这些是不够的,他必须要依赖三桓。 依赖哪一家呢?哪家势大,就依赖哪一家,当然是季氏家族。 从这一层意义上讲,曾经的公室力量之一的臧氏家族,此时已经成了三桓中的季氏家族势力!也就是说,在鲁襄公时期,尤其是中后期,鲁国政坛上,已经没有什么势力能够与三桓势力相抗衡! 如果三桓永远团结一致向前看,那鲁国的春秋风云,就是三桓的春秋风云。什么鲁国国君,臧氏家族以及其他什么大家族,我们是不是可以不要提了。 当然不是,因为鲁国的三桓确实是团结的,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战斗力,靠着三桓的精诚团结,书写了一出出精彩的春秋风云录,令人不得不佩服。 但是,对外,三桓是团结的。内部呢?三桓各自家族的内部,围绕着家业的继承这个核心问题,终究将上演一出出内部悲剧。甚至,围绕着实际控制权,最后出现了由家臣掌控整个家族的情况。 这些故事,我们要放到后面去讲。现在,我们理一理鲁国这段时期以来的第二条主线,即与周边几个国家的恩恩怨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