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鲁国风云第95章 助齐北伐:中原有鲁国在齐国你就放心北上伐戎助燕吧
这本是很正常的很及时很重要的战备工作,但是鲁国与其他诸侯不同的是,你国君但凡有动作,就会有人看你是不是符合礼数。比如这一次向齐国购买粮食,鲁庄公居然又被那些个鲁国讲礼的老学究给批评了。 原来,公元前666年这一年,鲁国因为蝗灾闹了饥荒。按理,国家饥荒之年,就应该开仓放粮赈灾。鲁庄公做了吗?当然做了。他不但做了,他还到邻国购买粮食去了,但问题就偏偏出在他去买粮食了。 原来,按当时的习惯,正常情况下一个国家应该有三年的粮食储备,之所以定三年,那是在当时经济基本靠农业、农业基本靠老天的春秋时代,“地无三年荒,亦无三年丰”。意思就是不可能连着三年遭灾歉收,也不可能连着三年丰收,所以国家应该有三年的储备。 但是现在鲁国却只发生了一次饥荒,就紧急向齐国等国购买粮食,这说明了什么?此前没有做好粮食储备啊,那说明你国君没好好关心过这个问题,至少是执政大夫履职不力。 当时鲁国的执政大夫是臧孙辰,臧孙辰在接下来的鲁国政坛上那是赫赫有名,经历四朝元老,因其谥号为文,后人称臧文仲,是我们重点要讲的鲁国大牛人,当然,此时的臧文仲还很年轻。 年轻的臧文仲显然是当时鲁国上下最讲礼仪的一位执政大夫,他觉得国君此时向齐国买粮食实在不妥,但国君的命令又要执行,那怎么办?不用急,臧文仲是一位有办法的人。 臧文仲对鲁庄公道:“主公,臣已经派人向齐国买粮了,据臣了解,粮食很快会运回我们鲁国。但是,这一次臣不是以主公的名义也不是以鲁国的名义去买粮食的。” 鲁庄公听后大奇,问道:“哦,为什么?” 臧文仲答道:“主公,一个国家若是没有储存足够九年食用的粮食,说明粮食不太够,要引起高度重视了。若是没有储存足够六年用的粮食,说明情况很危急了,必须立即予以解决。若是没有储存足够三年用的粮食,说明这个国家即将要亡国了。 一个国家,只有在自己国内没了粮食,才可以向外国购买粮食。如今,主公命令臣向齐国买粮,这等于是告诉齐国,我们鲁国没了粮食,连一年的粮食都没了,这是不应该的。 所以,臣想了个法子,就是臣派人对齐国人说,臣的家里断粮了,所以臣要购买粮食。齐国人听说后,就爽快地将粮食卖给臣了。” 鲁庄公听后感慨道:“寡人只是希望多储备粮食,以应对各种不测,尤其是这一次楚军突然进攻郑国,郑国就被打了个出其不意,哪里会去想那么多?爱卿办事,既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又考虑到习俗礼仪,真是寡人的股肱之臣啊。” 这便是着名的“臧孙辰告籴于齐”之历史典故,其前因后果和基本意义就在这里了。 鲁国、宋国紧紧追随,郑国、卫国完全归顺,纪国的那丁点历史遗留问题也解决了,以徐国为首东夷那边也搞定了。楚国更是又发生了内乱,那个中了郑国空城计的权臣令尹公子元被楚国第一大家族若敖氏一帮牛人干掉了,王室那边也基本没甚鸟事了,现在齐桓公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打北狄了。 所谓打北狄,其实是一支叫山戎的北狄部落。这些年来,北狄屡屡进犯中原,作为中原诸侯联盟盟主,齐桓公早就在筹划对戎狄进行一次全面打击,从而将尊王攘夷精神彻底展现在列国诸侯面前。 公元前665年,山戎部落大举入侵燕国,燕国紧急向齐国求援,齐桓公决定出兵。 鲁庄公当然知道齐军将北上燕地讨伐山戎,在楚军侵犯郑国时,齐侯自己无暇顾及,在通知自己担任齐宋鲁三国联军统帅救郑的书信里已经讲了。如今楚军已退,齐侯讨伐山戎的准备也完成了。 关键是,齐侯这一次,会不会同样组织由鲁国参加的联军呢?鲁庄公正想着,却接到了齐桓公的通知,要求立即会面。 公元前665年冬,鲁庄公与齐桓公在齐鲁交界的济水边会见,令鲁庄公感动的是,齐桓公只带了少数几个亲卫,渡过济水来与自己会见。 齐桓公很直接,道:“鲁侯,山戎着实可恨,这次入侵,一路烧杀抢掠,郑国、燕国还有寡国都遭受了重大损失。尤其是入侵燕国数月之久,燕人蒙难,财物被掠,人口被抢,都城被占,燕侯不得已南下迁都。如今,寡人已经率军击退了山戎,但残军实力尚存。寡人意已决,不彻底扫除了山戎,中原无宁日。” 鲁庄公点点头道:“齐侯所言甚是,寡国愿倾国之力,听候调遣。” 齐桓公大悦,道:“齐鲁本就是姻亲之国,更是天子所倚重的诸侯,前番鲁侯率联军击退了楚军,功莫大焉,寡人自当禀明天子,予以重赏。此番,寡人决定亲自率大军北上,直捣山戎老巢。” 鲁庄公忙道:“寡人愿追随齐侯,北上扫除山戎!” 齐桓公却摇摇头道:“鲁侯好意,寡人心领。但寡人北上后,列国诸侯需有人牵头主持,尤其是需要堤防楚人。寡人之意,请鲁侯主持中原诸侯诸事,唯鲁侯之德威,寡人方可放心。” 鲁庄公一阵激动,显然,在齐、宋、鲁这新的中原诸侯联盟铁三角核心圈里,鲁国已经超越了宋国,成为齐国最看重的国家。齐侯亲自率军北上伐戎,居然委托自己主持中原诸侯事务。 齐桓公道:“鲁侯,如今楚国刚历内乱,令尹公子元被杀,楚子年幼,寡人认为暂时不会进犯中原。鲁侯只消加强列国诸侯联络,提高警惕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