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与夫人的日常第274章 多劳多得
听到这里,祖孙几人都入了迷。 烨哥儿十分不解:“那照婶子这么说,东临城应该盛产刺绣才是,为何先前我们在盛京,从未听说过这里产的刺绣?” 阿桂捂嘴一笑,顿时与方才那风风火火的样子形成反差感。 她拍拍烨哥儿的肩膀,冷不丁又道:“这谁家孩子,真够聪明的。” 夸完,她眼里又有了些许落寞。 “这里是罪奴之地,除了在这儿安家落户的官爷们,全是罪奴之后,若是说那些绣活是罪奴做的,又有什么人愿意买?” 闻言,烨哥儿就明白了。 世间处处有阶级。 可明明都是人,只要沾上个“罪”字或“奴”字,便就会被世人所厌弃。 快要十二岁的男孩儿,眼里突然坚定起来。 小手紧紧握住拳头,如同小大人一般说道:“总有一日,这该死的偏见也会消失!” 哈哈哈哈哈~ 屋里头充满了欢声笑语,这是流放以来,蒋家人头一次有了欢笑。 蒋朝朝不善刺绣,她却主动说:“阿桂婶子,我要学刺绣,我要挣钱!” 蒋莹莹也道:“我也是,我会些刺绣,只是和阿桂婶的比起来,还差得远。” 一时间,几人竟是忘却了方才的悲伤,变得活力满满。 谁能想到,一个被流放到南地的官家小姐,竟悄无声息的掀起这般惊涛骇浪…… 蒋文昭他们这边,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虽然说那些个官差没有再刻意为难,但该干的活儿还是要干。 他们旁边的人,看上去又黑又瘦。 但他们来的时间很长,早就习惯了这里的生活,并且还锻炼出了精瘦的腱子肉,干起活来十分麻利。 相比之下,蒋文昭他们,哪怕是从前府里经常干活的下人,手脚也比别人慢了许多。 一小官差提醒道:“你们家得加快点儿速度了,一刻钟后放饭,吃完还得继续干,今日的量若是干不完,晚上可是没饭吃的。” 蒋文昭点头应下,并且谢了这小官差。 他是不敢再和这些官差讲条件了。 后背上火辣辣的血印子,就是最好的教训。 此刻,他真的好怀念盛京城的日子。 那时,他还时常抱怨上早朝的日子,不是人过的。 现在才知道,这机会来之不易,只要上上早朝,偶尔处理处理政务,每个月便能领上丰厚的月俸,这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生活呀。 不行,等这次事情解决,他回京一定要找官家讨要补偿。 官家太狗,让他们来这地方受苦,说是有接头的人会照顾他们。 可这也没瞧见有什么人来和他们接头,更没得到什么特殊照顾。 哎?好像不对! 之前那官差头子,似乎就是在照顾他们?还给两个姐儿安排了轻活,难不成他就是接头人? 这么想着,蒋文昭开始在官差中偷瞄,想看看那人在哪里。 可看了两圈,也没看到那人。 反而被别的官差逮着东张西望不干活,又挨了一鞭子。 好在这官差的鞭子没老刘那毒,打的也不重,蒋文昭还能承受。 很快,到了放饭时间。 石场上的人被分批放去吃饭。 等到了蒋家时,别人已经都吃饱回来了,最后剩下的饭菜也就不多了。 他就说嘛,刚刚那小官差提醒的时候,说一刻钟后开始放饭。 可他们却等了差不多两三刻钟。 原来这鬼地方还有个规定。 干活快的人先吃饭,干活儿慢的人后吃。 按理来说这也无所谓的。 可偏生那食材每天就那么多,若是后吃,分到的份量就会少。 前头干活又快又漂亮的,分到的份量就会多些。 官爷们为了提高干活效率,所以可以这么做。 蒋文昭心里暗骂一句:“他奶奶的,还实行一个多劳多得呢,真牛!” 多劳多得,放在从前上班,他会觉得很合理。 但放在此刻这种情形,他觉得没人性。 可他们现在只是罪奴,又有什么办法呢? 只能尽力干活,争取能挤到前头放饭了。 …… 这一天下来,蒋家这些爷们儿感觉腰都要断咯。 蒋堰这一把年纪,硬撑了一天,这会儿也疼得不行。 最后是蒋文昭几人将其扛回去的。 屋里头,阿桂还在教姐儿俩绣花。 盛氏原本也想跟着绣来着,可她眼睛不行,实在看不见绣。 老太太因为帮不上忙,心里难受了一天。 这会儿又瞧见自己的老伴儿被抬进来,顿时捂着胸口,差点儿没喘上气儿来。 好在蒋堰说他没事,就是太久不干活不习惯。 她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实也没在蒋堰身上发现什么伤,这才松了一口气。 儿子和孙女都被打了,若是老伴儿还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她真的要自责死了。 当初其实太后让人给她来过口谕,太后说已经帮她求了恩典,可以不用被流放。 可老太太倔呀。 她想和蒋堰待在一起,同时也想回南疆来看看弟弟一家。 可如今她什么都干不了,倒是成了别人的拖油瓶。 现在都一天了,她弟弟家也不曾来人。 哎…… 阿桂心思细腻,瞧出了老太太在想什么。 她今个儿又和他们待了一天,也挺喜欢这家人的。 便压低声音和盛氏说:“婶子,我告诉您个秘密。若是在这南临城里头吃不饱饭,可以……” 盛氏听完,眼睛顿时蹭亮蹭亮的。 “阿桂,你说的可当真?” 阿桂点点头,“当真!” 说罢,阿桂对上蒋文昭等人狐疑的眼神。 她便又风风火火的开始了一轮自我介绍,介绍完抱着那些绣布针线就走了。 “朝朝莹莹,你们家人挺多的,地儿就这么大,等明天婶子再来。” 蒋朝朝看看这间被阿桂称作家的地方。 确实有些小。 白日里父亲们不在,她们几人待着还没那么小。 可这会他们一回来,往大通铺上一趟,着实就没什么地儿了。 并且男子比较多,对面的通铺十分的挤。 她忽的看见那个白天跟着父亲们去搬石头的妈妈,忙喊住了阿桂。 “阿桂婶,这位妈妈可不可以也跟着我们刺绣。” 他想着这妈妈年龄也不算大,刺绣肯定是瞧得见的。 阿桂看了一眼这位妈妈,愣了一瞬,还是道:“放心吧,今晚我就去和我家那口子说,一定给这位妈妈换个活儿。” 说完,这次是真走了。 但阿桂没说答应带着她刺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