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穿之我与女配共战袍第259章 不叫清平乐不起来(28)
百姓活不下去了才会闹着要起义,摊丁入亩的政策很明显是有利于那些无地或者少地农民的。</p>
在封建社会,往往就是这种无地或者少地的百姓才是数量最多的。</p>
所以在土地兼并已经日趋严重的今日,这些大地主想要集结百姓大规模造反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p>
所以各地的地主起义,几乎是起一个灭一个。</p>
本来一开始还没比较合理的理由抢这些地主们的土地,现在好了,大地主们主动为朝廷分忧,献上了足以砍脑袋的理由。</p>
敢造反直接武力镇压,然后打地主分田地。</p>
见税收改革有了成效,卢长青下一步便准备改革科举制度。</p>
除了照搬王安石变法中的“废除明经科,而进士科的考试则以经义和策论为主,并增加法科”这一部分外,卢长青上疏设置女子科举。</p>
说实话,朝中的大臣对于卢长青这种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想法已经免疫了,毕竟每年都得来那么一两下。</p>
但免疫归免疫,并不代表他们不反对。</p>
在朝堂上,卢长青很无辜地质问大臣们:“国家法律并未明文规定女子不能科举,所以女子为何不能科举?而且是单设的女子科举,考题跟男子科举又不冲突。</p>
再退一步说,你们就一定能保证自己能生下男儿吗?万一你们家的男儿读书就是没有女儿厉害,那你们的女儿不也一样可以为你们家光耀门楣吗?”</p>
卢长青自信地拍了拍胸口,“我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我知道诸位同僚都很讨厌我,暗搓搓忮忌我,但我的眼界和能力你们也不得不服。假如你们的女儿能跟我一样站在这里,你们不觉得脸上有光吗?”</p>
有人反驳道:“那能一样?女儿又不能延续香火,到了年龄都是要家出去的。”</p>
卢长青理所当然道:“不家不就行了,或者招赘,去父留子。”</p>
几位老臣被卢长青这话气得吹胡子瞪眼,“去父留子”这种话也是女子能说出口的?</p>
就女子科举这一话题,卢长青以一敌百吵了半个多时辰也没能吵出结果。</p>
朝会结束,曹丹姝单独召见了卢长青,问她为何要让女子参与科举。</p>
卢长青道:“娘娘,你想一想章献太后,为何她最后没有走到那一步?”</p>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