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八章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1/2)

作者:张阳李玥

落难大唐张阳李玥第六百七十八章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当人们闲下来之后,朝中的事情便成了谈资,总会在茶余饭后说上一两句。

三两文臣聚在一起商议着现在朝中的形势。

武将们端着酒碗看着眼下各地折冲府空缺的几个位置。

朝中又进行了一次科举,这一次入仕的年轻士子更多了,各部忙着安排着新晋的官吏。

今年的夏季很忙碌,大唐发展至今,不论是朝野上下,还是奔波于生活的人们都有做不完事。

大唐国力正处于最好的上升期,以至于寻常的粮价便宜了一钱两钱也没有太多的人关注。

如今关中的粮食价格从斗米六钱下降到了斗米四钱。

这两钱的变动就算是朝中有什么察觉,也是无可奈何。

当初太府寺就写过奏章呈报过这件事,粮食的价格已经成了一个很重的负担。

也就在这个粮价下跌的当口,越来越多囤积粮食的人开始放仓,这也导致了粮食的价格进一步下跌,到现在斗米四钱已经中书省一群能臣干吏处处周转粮食,调运统筹的结果。

也幸得李世民手中有房玄龄,长孙无忌这样的能人,堪堪稳住了粮价。

可众人都明白,这也仅仅只是一时。

当初张阳就警告过这件事,太府寺几次三番写过奏章,在夏收之前就已经看出了端倪。

大唐丰足的粮食难道是坏事吗?

当然是好事了,可大唐人口从武德初年,一直到现在还未恢复到当年前隋的五成,人口不足是个大问题。

武德历经九年,贞观到了,其实中原还有很多人口没有释放出来。

尤其是寺庙,一座大庙有和尚近百余人,这么大规模的僧人没了户籍简直天理难容。

李世民一边掐着世家的脖子,将目光又放在了寺庙上。

皇帝的眼光是正确的,至少现在李世民在集权之后,一直都在强化权力,开始了大刀阔斧在这片社稷江山上动刀子。

夏日里的黄昏,一队车驾就停在龙首原边上。

今天的天气不算热,张阳与李玥便带着一群弟弟妹妹出来玩耍。

媳妇生了小心安休养了大半月,张阳便带着她出来散心。

站在龙首原的北面,从这里看去可以一眼看到远处太液池修建。

弟弟妹妹在这里放着纸鸢,嬉笑声不断。

就连那几头熊也活跃了起来。

李玥看着婴儿车中的孩子,“他现在可真会闹,还是女儿小时候乖。”

小心安在婴儿车中也安抚,双脚扑腾个不停,不搭理他,他就会哭。

两位婶婶也没少为他费心。

张阳听了王婶说着高句丽的消息,大安终究是拿下了高句丽。

有时历史是很有意思的,隋炀帝杨广带着几十万大军都没有拿下的高句丽,被张大安轻而易举拿下了。

张阳又一次验证了自己的想法,时代的信息很重要,合适的契机做合适的事更重要。

高句丽并不是什么强国,也不是什么穷凶极恶之地。

当中原要大规模讨伐高句丽,那么高句丽会举国反抗,借助地利与天时便抵抗住了中原的兵马。

“姐夫又办成了一件大事。”李治在一旁顺溜拍马。

“晋王殿下,要打败敌人并且付出最少的成本,首先要了结敌人,然后从内部分化敌人。”张阳摇着手中的蒲扇笑道:“也不是什么大事,此事在辽东的张大安办成的,与我没有太大关系。”

李治抬首又道:“若没有姐夫的事先安排,此事又怎能如此顺利。”

好好的礼部现在又有情报特质,又有一些外交作用。

张阳苦恼地笑着,回想起来有些无奈,自己到底做了一些什么。

又嬉闹了小半个时辰,李玥让孩子们收回了纸鸢,一大家子也回了骊山。

走之前张阳又看了眼,太液池开凿的二期工事情况,眼下二期到了收尾阶段。

李玥坐在马车中,手里捧着账册又道:“算上朝中用度,今年的科举结束之后,一旦太液池到了,“朕想起来,前些天吏部送来奏章,说是你们太府寺要不要几个文吏,今年的科举挺圆满的,吏部就让人将名册送来了。”

张阳直起身子将奏章推了回去,“我们太府寺需要的是专业性的人才,需要在种植上有具体能力与经验的人,在这方面我更倾向于有经验的老农,往后我会出个考校方式,只有通过考校才能入太府寺。”

闻言,李渊笑道:“你们一个小小的太府寺,这么小的一个官邸,倒是显得门第甚高。”

张阳摇头道:“您老想错了,我这人一直秉持着一个理念,虽然这个理念与朝中现行的原则背道而驰,我更倾向于将专业的人放在他们能够施展才能的地方,当然了讲资历,讲辈分这种在任何地方都会不可避免地发生。”

一番话倒是让人无力反驳,李渊当然很想拿出长辈该有的做派对他说教,最近他老人家发现不论是对坐在皇位上的二郎,还是眼前这个小子,这种说教越发力不从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