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第555章 借船
孙明才走访了前面几场科举考试的参加者,让他们默写出试题后汇编出来的最新版本。
除了搜集了近五次科举考试的真题之外,孙明才还花了大的润笔费,请这些在科举考试中取得高名次的往届考生,重新写下了自己策论的答桉。
其实这些东西也不是什么秘密,只要在长安久了的备考考生也都能搜集到。
而写的策论也不是什么不能泄露的机密,今年顾况和韦应物的策论早已经传遍了长安城。
但是像是孙明才这样系统的搜集,分析出题思路,拆解优秀策论范文的,还是,可以给儿子开阔眼界。
高洋弼对着方国寿一拜说道:“方师,这份礼物太贵重了!”
方国寿扶起了高洋弼说道:“令公子有心参加我大唐的科举,自然应当支持。不过在我大唐科举不仅仅要写出好的文章,也需要在长安城闯出名望。”
“要我说,既然令公子有这样的志向,还不如让他入长安城历练一番。”
高洋弼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若是战前,朝廷公卿的子弟去长安的也不少,那时候还可以入国子监学习。”
“可是如今时局动荡,国子监都遣散了很多学生,让他这样的年轻人入长安,我总觉得不放心。”
方国寿笑着说道:“长安万年县的王县丞是我们陇右人士,也是今年的新科状元。”
“王状元如今管万年县事,我和他也是故交,可以修书一封让贵公子带去长安,暂时投宿在王状元家里。不知道高尚阁放心不放心?”
高洋弼听闻大喜过望,王成伟可是新科状元,如果儿子能在大唐状元身边耳濡目染,那学问也一定能够精进不少!
而万年县是长安的半县,又是长安的地头蛇,儿子如果能够得到他的照顾,在长安肯定安全。
方国寿拿出这么多的筹码,高洋弼毕竟也是一国的宰执,他立刻明白了到了交易的时候了。
他低声说道:“王上其实对吕家也是有看法的,这几年海上贸易受挫,吕家在国内逐渐跋扈起来。”
“吕家经常和胡人做生意,又不爱读书,不愿意追随王上的改制,其实王上也对吕家有些厌弃了。”
方国寿是历史教授,读遍了史书,对于这种戏码实在是太熟悉了。
像是渤海这样的小国,原本就是部落联盟阶段过来的,国中都会有几个强盛的家族。
这其中最强大的家族会变成王族,剩余的家族则会成为这个国中世代传承的大族。
吕家应该就是渤海国的第二大家族,吕家世代和王族通婚,是能够威胁到王族地位的强大家族。
方国寿对于渤海国内的形势立刻有了初步的了解,国中主线是国主和王后娘家吕氏一族的争斗,延伸出海贸派和陆贸派的争斗。
而玩家商人介入后,渤海国本国的陆地贸易受到侵蚀,根基在陆地贸易的吕氏一族,就向渤海王提出限制玩家商人的政策。
原本因为这些年战乱海上贸易受损而实力削弱的渤海王室,则在这个时候没有表态,试图用外部势力来牵制国内第二大派系。
明白了这些之后,方国寿对于向渤海王借运输船就更有信心了。
上京府的王宫是这几年刚刚修建的,渤海国原本的国都是在更南方的中京府(今吉林和延吉之间的敦化市附近),在安禄山筹备叛乱的时候,竟然派兵北上袭扰北方各部,因为不想要介入到河东三镇的事务中,渤海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往了更北的上京府。
因为更加靠北,冬季也更加的寒冷,这一次迁都在渤海国内也非常大的非议,甚至有些渤海国内的贵族都不愿意随迁到上京。
不过很快的,大钦茂这项决定在安禄山叛乱后就得到了回报。
安禄山叛乱后,不断派人前往北方抓捕胡人和异族充当炮灰,渤海国也一度被安禄山手下入侵。
也是因为上京府城防坚固,上京府又更加靠北更加寒冷,安禄山才下令退兵,没有继续攻打渤海国。
而留在中京府的不肯随迁的贵族,都被安禄山俘虏押回了河东,如今也不知道坟头草多高了。
这一次的迁都让渤海王大钦茂赚足了声望,而去年和陇右的贸易也消化了堆积在仓库的粮食,也让渤海王室大赚了一笔。
不过频繁在渤海活动的大唐商人,确实也扰乱了渤海国的秩序,渤海王也在犹豫到底要如何面对方国寿这个使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