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第447章 科举开幕
王成伟等陇右的士子,先去尚书省递交了自己的行卷。
大唐的行卷分成两类,一种是上交给朝廷的文集,这在唐初的时候,皇帝和宰相都会查看这些行卷,从中甄选有能力的人才。
不过随着科举人数的增加,皇帝和朝廷大员都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查看这些行卷了,交给尚书省的行卷也就成了一项流程。
真正能够有作用的,是另外一种行卷,也就是自己誊写投给朝廷重臣的行卷。
来参加科举的玩家们,自然都知道行卷的重要性,他们将自己“抄”来的最好的一首诗放在行卷前列,投给了朝廷中有名的大臣。
接下来去礼部核对身份,然后确定选择参加科举考试的科目。
这就等于后世高考,选择参加文科还是理科考试,不同科目的考试试题也是不一样的。
王成伟等十七名玩家递交了行卷之后,就聚集在陇右会馆商讨要报考的科目。
王成伟做的功课最多,他介绍到:
“我大唐科举一共有六科,大家报名的时候要注意,千万别弄错了。”
“首先是秀才科,这秀才可不是后世的秀才,唐初秀才科考试难度最大,每次能够考过的考生寥寥无几,现在已经被取消了,唐初很多名臣都是通过秀才科入仕的。”
“如今最流行的考试科目是进士科,进士科每年只能录取二三十人,但是有人统计过大唐三分之一的宰相都是进士出身,进士是高级官僚的后备军,是进入官场的最佳途径。”
“除了进士科之外,明经科也是进入官场的途径之一,考过之后同样可以被授予官职,而且通过人数更多,一科少的时候有几十人,多的时候能有上百人通过。”
“不过大家也知道了,明经科及事,吏部尚书裴冕亲自担任知贡举,这在大唐科举历史上也是不多见的。
这也显示了朝廷对于这一次科举考试的重视,让一位现任宰相担任知贡举,同时也是抬举了这一次中举考生的地位。
往届的知贡举也就是礼部的侍郎担任,这等于让考生们中举之后就有了一位宰相的座师。
贡院中点燃了烛火,裴冕对着其他考官交代最后注意事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