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尊大唐:我成了太子妃第一百四十三章 你这诗是从哪里来的?
“太子妃如今是越来越野,越来越难管教了~”
“同时,也越来越像是隋时的文献皇后了。”
“该不会是两人专门学着去的吧。”
只能说……
长孙皇后倒是一点都不担心,也不知道是为什么。
可能是平常总是太子经常在出错,反倒是太子妃呢,向来都不见有什么错不说。
而且……
在她的印象中,还是一个极为喜欢讲道理的人。
试问这样人,她能不明白女人干政的坏处么?
她肯定很明白。
既然她要这么做,那肯定有她的道理。
只可惜。
在这木兰诗当中,却是并未表露。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当然,这做不得数。
因为太子妃跟木兰明显不同。
不过……
如果这诗真的是太子妃写的,那这句话也还是有它的意义的。
这首木兰诗,真的是让人越读越想读。
抛开太子妃想用这首诗来回应她。
长孙皇后觉得这首诗,是她见过的长篇诗歌里头,写的最好的。
然后……
想了想。
思考了一番对策。
到了下午,等圣上休息了一番过后。
长孙皇后这才带着这首木兰诗,去见太宗。
太宗看后。
也是对这诗非常震惊。
甚至还一度想起了自己的妹妹平阳公主。
木兰诗写的大体是北朝的事不假,但是完全体的木兰诗,应该是由唐人编写的。
尤其是这个‘策勋十二转’,在高宗,也就是李治以前,根本不可能凭军功获得十二转策勋。
可能以前民间就有流传着木兰诗,但民间的,估计也就是一个未完成版。
而到了李治的时期,这首诗终于得到了最终的完善。
其中,用词方面,也多有唐人的痕迹。
更有人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绝似太白五言近体。
可知,语文课本上的那首木兰诗,也是经过了多次修改,甚至最晚可能到李白时期,都仍在不断完善。
其实这也就可以解释,为何木兰诗这首诗是没有作者的了。
因为改过的人可能太多了。
更别说,这首诗本来就是出自于民间。
谁有脸把自己的名字给署上。
由于太宗、长孙皇后都出身贵族,当然对民间的事情不算太了解。
但说她们完全不了解,肯定又是不准确的。
“这首诗写得好啊!”
“圣上是不是又想起平阳公主了。”
“对!想当初群臣都提意见说,女人下葬用鼓吹与古礼制不合,只有太上皇力排众议,说鼓吹就是军乐,以前平阳公主总是亲临战场,身先士卒,擂鼓鸣金,参谋军务,从古到今何尝有过这样的女子?以军礼来葬公主,有什么不可以的?”
“平阳公主的确是一位巾帼英雄。”
“不是,皇后,你这诗是从哪里来的?”
太宗便疑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