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从撕剧本开始137流风光沐要为万世开太平(订阅加更)
躺在潜入舱中,张光沐双眸微暝,默默回顾着《天下知》的剧本。
徐浅秋是个相当敞亮的导演,从不玩遮遮掩掩的那一套把戏。
张光沐作为剧情主角,拿到的剧本从头到尾完完整整,故事之中究竟有多少波折、坎坷,燃点爆点,都心中了然。
如果是站在观众角度,张光沐会觉得《天下知》的剧本写的还不错,起承转合全部到位,有才子风流,有志怪传说,有侯门恩怨,诸多要素共同构筑了一个架空古代皇朝书生通过科考改变命运的故事。
《天下知》这个名字,显然是出自那句“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
不过……
站在剧情主角的角度,张光沐就感觉某些地方不太合适了。
我一个赶考的读书人,你给我一个只能装活物的储物装备究竟有什么卵用啊?
带上家里养的狗子,一起赶路?
能装书也好啊!
结果当时徐浅秋导演就果断给出了回应,表示不可能。
在《天下知》这部戏中,徐浅秋要传递的思想,是只要持之以恒地努力,找对方向,就一定能够通过自身奋斗改变命运的信念,同时也想要将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给看了这部电影的观众们。
所以……
剧情主角【赶考书生】身上的小物件,不能影响到科考的“公平性”,绝不可以成为作弊的道具。
实际上,张光沐当时就想杠上一句“如果我用这道具直接随身带几位老学究,让他们帮忙答题同样可以完成科举作弊”。
可转念一想,何必要把这话跟导演说呢?
万一人家把这本来就不咋滴的小金手指又削一刀,岂不是纯属自找不痛快?
徐导坚持自己的理念,张光沐也就没有在这方面和人家争闹。
虽说是,能够将潜意识演员的逆反心理降低到最低!
换成其他资深潜意识演员,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遇到这一招,都会悄无声息地落入控场组的安排之中。
什么叫专业啊?
这就是了!
不过……
张光沐觉得自己这样的想法,有可能也是带了滤镜的。
毕竟徐浅秋是第一位请自己当主角的导演。
而且在《天下知》这部电影里面,自己是既得利者,顺着人家的想法走下去,也很合情合理。
换成其他注定命运悲惨的潜意识演员,就未必会这么想了。
也许人家在拍完这部戏之后都会觉得“徐浅秋是个什么垃圾导演”,并且将其拉入黑名单。
人心复杂,各自立场不同,对待同样一件事、一个人的看法自然也是有所区别的。
这很合理。
艹!
又想多了!
张光沐猛然回过神来,感觉自己可能是被无尽饭桶群里的沙雕成员们带坏了,最近思维比以前活跃了许多,可发散性也更强了。
所谓“心猿意马”,或许就是这样?
一念及此,张光沐连忙收摄思绪,不再纠结过去未来和一些哲学上的思考,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张光沐明明是在喃喃自语,却声音清朗,让漂浮在空中的小白团子们都能听的清楚:“读书明理,也要劳逸结合才是。”
说话有那么点文绉绉的感觉,也算是初次适应了。
这样说话,实际上是给自己找了个休息和探查周围环境的理由。
在《天下知》这部戏里,张光沐的主线任务是进京赶考,金榜题名,成为状元,一举闻名天下知!
通过这个奋斗的过程,将导演徐浅秋的思想传达出去,告诉人们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虽说张光沐觉得《天下知》的剧情主角【赶考书生】这个角色如果没有外挂的话,估计连京城都到不了,不知道会暴毙在哪个犄角旮旯,但……
万一人家老徐藏有一些能够升华主题、印证思想的小彩蛋呢?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张光沐现在并没有什么功名傍身。
和现实地球的历史封建王朝不同,在这个有妖魔鬼怪存在的世界,只要是读书人,水平够高,一次就能通过科举完成咸鱼翻身,从平民到权贵,华丽转身,平步青云,出人头地。
这种设定,虽然在张光沐看来并不合理,但有利于剧情的推延。
否则的话,他从童生开始一点点进阶,那整部戏就纯粹成了考试刷题剧,神怪玄幻色彩会大大削弱,剧情线也会显得冗长。
稍微整理了一下脑海中临时挂载的虚假记忆后,张光沐放下手中的书本,伸了个懒腰,借机环顾四周。
一看就颇有些年月的豆光青灯。
仿佛文玩一样被盘到近乎包浆的书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