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盖之乱篇(2/2)

作者:梦中宋韵55

少年帝国燕盖之乱篇

很快的,苦闷异常的上官桀再次喊来同志们,又秘密召开了一次会议。会议成果很大,总结出了“当前国内的主要矛盾,还是阶级矛盾。即和极权主义者霍光的矛盾。而要搞掉阶级敌人霍光,除了暴力革命,别无他法”这一结论,同时他们又制定了一套暴力夺取政权方案:由盖长公主设宴,邀请霍光赴宴。然后在宴会上伏杀霍光。再然后,罢黜刘弗陵,迎接刘旦即位!

多妙的阴谋啊。刘旦兴奋得就差没飞起来了。于是刘旦当即向上官桀许诺:一旦成功,他宫迁往未央宫。大设酒宴。赏赐郎从官们帛、宗室子每人钱20万、官吏百姓献牛、酒者每人帛一匹。6月,大赦天下。下诏各郡国免收今年马口钱。三辅、太常郡可以菽、粟代赋。

匈奴畏汉,在余吾水上造桥,以备随时可以北逃。又派出九千骑兵屯驻受降城,日夜备汉。同时厚待汉使,不断向汉朝请求和亲…

元凤3年(bc78)1月,泰山有大石自立。另外上林苑中,有已死去的大柳树突然重生,且柳叶上还有虫食成文,经辨认,是“公孙病已立”五个字。人皆称奇。有一鲁国人、符节令眭弘,曾随大儒董仲舒学习春秋,他根据公羊学理论上书“大石自立、僵柳复起,这是天意,预示着当有匹夫庶民成为天子。此人应该是公孙氏吧?我大汉既是承尧之后,就当学习当年尧的大德,访求贤人、禅让帝位,刘姓之人可封一个百里之侯。以顺天命”结果被大将军霍光说他妖言惑众,斩首!

燕、盖之乱两年后,霍光的新行动开始了。桑弘羊之子桑迁逃亡在外,投靠其父从前的一个叫侯史吴的故吏。不久,桑迁被捕被杀。再不久,汉朝大赦天下,侯史吴主动自首,说他不该窝藏桑迁…

审此案的有两个人:延尉王平、少府徐仁。他俩一致认为:桑迁不过是受他爹牵连,本人没参加造反,所以不算重犯。而侯史吴不过是窝藏一个普通逃犯。既已大赦天下,侯史吴当属赦免范围,不该治罪…

案子审完,王平和徐仁准备放人。然而他们并不知道:此时有一只神秘的眼睛正盯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或者王平和徐仁认为:桑迁一案不应小事大做,而应点到为止。但霍光就不这么看了。霍光认为:大鬼倒了,可依旧阴魂未散,小鬼仍然乱窜。所以当前之急,必须净化中央政治空气。扩大打击面,搞死一个算一个!然而就王、徐二人审侯史吴一案来看,明显有悖于他的主张!按阶级斗争理论,凡不认可本阶级立场的,都是阶级敌人!用这一理论来检查王、徐二人,他们明显属于阶级对象。

既然这样,那就整吧!怪只怪王、徐二人没有认真深入研究领导的政治主张。果然不久,有侍御史便跳出来要弹劾王平、徐仁两位九卿级官员“桑迁熟读五经,深知春秋大义,知道老爹造反却不劝阻,跟他自己谋反有什么区别?而侯史吴做过汉朝三百石的低级官员,藏匿重犯,罪加一等!按规矩,这不属于范围!延尉王平、少府徐仁对此案避重就轻,简直等于包庇叛徒”

侍御史此弹劾一出,有人就立即紧张了:丞相田千秋!田千秋之所以紧张,是因徐仁正是他的女婿!

多年以来,田千秋身居丞相高位,却事事漠不关心,高高挂起。这等从政之道,我们称之为混功。田千秋混了这么多年,没有辜负时光,他早培养出高度的政治嗅觉。天上刮什么风,他基本断定能下什么雨…所以他认为:侍御史表面弹劾王、徐,实则是冲着他田千秋而来!此招政治伎俩,就叫砍树法。凡砍树,先去树叶,后拔主根。徐仁是枝,田千秋就是干。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