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帝国河西之战篇
汉兵们悲观地望着李广,李广正在徐徐地拉开大黄。这是一种特制的巨弓,射程远、威力猛,只要对方中箭,马上扑地无救。当然,这种大箭是必须考验臂力和射箭技术的,而它实在太适合李广了。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李广将目光锁定在匈奴的将领身上。李广的神射技术还真不是吹的。他箭无虚发,一连射死数人。匈奴人被骇住了。
这时,天正在黑下来,匈奴决定休战。汉军士兵看着匈奴骑兵慢慢退下,心里终于狠狠松了一口气。事实上,这一回合打下来,李广的士兵已面无人色。然而他们却惊奇地看到:自己的头儿李广,竟还意气风发,若无其事的笑了。李广这一幕,折服了兄弟们。
我们有理由相信:李广的神态自若,显有作秀嫌疑。因真正的决战还在明天。他必须将信心留给部下,必须撑到张骞部队支援。要赌博,就要赌到最后一分钱!
果然孙)、代王刘义(刘恒曾孙、刘参孙)、梁王刘襄(刘恒曾孙、刘武孙)、济东王刘彭离(刘恒孙、刘武子)、胶西王刘端(刘启子)、赵王刘彭祖(刘启子)、中山王刘胜(刘启子)、常山王刘舜(刘启子)、河间王刘堪(刘启曾孙、刘德孙)、广川王刘齐(刘启孙、刘越子)、鲁王刘光(刘启孙、刘馀子)、长沙王刘庸(刘启孙、刘发子)。相比于汉景帝时最多的25诸侯国,有10国因绝后或犯法而被除国:清河、济川、山阳、济阴、燕、齐、淮南、衡山、江都、胶东。
霍去病此番河西之战,远行扫荡,打得河西匈奴只残存不到十分之三。死的深埋入土,活的还在战战兢兢。于是秋天,刘彻突然接到李息的报告:说匈奴浑邪、休屠二王要率四万余人(号称10万)来投降汉朝。
如果说匈奴王率几百甚至几千人来降,刘彻都不会放在心上。然而当李息一下子报出这么多人数来,就叫人不得不多留条心了。刘彻认为:匈奴可能有诈?
可能有诈,但也不排除真的投降。刘彻想了想,决定将受降的任务交给霍去病,做好两手准备:如匈奴真降,就接回来;如是假降,就别怪霍去病又要出手太狠。
事实上,匈奴这次是真降。二王为什么要投降?主要还是因为霍去病!
河西之战,匈奴损失惨重。伊稚斜单于心痛啊,于是就准备召浑邪王、休屠王回去杀了!可没想到:二王也不是傻子。知道伊稚斜要杀他们,两人一合计,决定投降汉朝,先保住脖子上这颗人头再说!
既是真降,那当然是好事。然而好事多磨,二王在半路上竟然出事了!原因是休屠王后悔了。他之所以后悔,应该不为别的,只为眼前这支数万人的军队。休屠王当时的心情大约可用这么一句话形容:做人可以窝囊,但不能这么如此没用啊?
想当年咱们冒顿单于铁骑破汉边,连汉高祖刘邦都要委身受气,每年贿赂公主和土特产。那时候我们多风光啊,想抢东边抢东边,想抢西边抢西边。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没想到这好日子就像这满天飞沙,一夜之间全黄了。现在打不过人家也就算了,竟还落到率这四万余人主动送入长安?不可思议,实在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