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迷第307章 唱采茶歌的小女孩
但这声音,明显有区别跑调严重!
人家小朋友唱的是音阶的变化,她也想努力唱出这种感觉来,结果最终唱出来的是一种打哈欠的感觉。
好像在说,妈啊,我困了……
摄影师们都笑了起来。
“来,把你们的声音位置抬高,加点鼻腔共鸣,要放松一点,声带不要过度用力啊!”
随着音调一次次地抬高起来,到e4~a3的范围了,杨谦自己都需要加鼻腔共鸣来唱了,他出声提醒一下小朋友们。
不是谁都能唱下去的,破音的情况徒然增多,只剩下几个高音厉害的同学能唱得很好。
王盼盼还想坚持,但结果都是“啊啊啊啊”低了不知几个半调,结果还破音了。
“没关系,唱不下去不用强求,老师也不唱了。唱得下去的同学继续,周海燕你来领唱!注意稳定你们的气息……”
杨谦后面也没唱下去,最后只是很欣慰地弹着a4以上的音阶,看着周海燕和田大河等几个高音好的孩子继续唱。
这些孩子的高音真的是强悍,不知道是不是从小生活在高海拔的山区的缘故。
王盼盼也放弃了挣扎,她站到一边,看着这些孩子的表现,最后情不自禁地给她们鼓掌。
“唱得好好啊!这声音,是天使吻过的吧?”
王盼盼站在个子小小的周海燕身边,赞叹地搭着她的肩膀,喜爱之色已经溢于言表。
周海燕有些不好意思地低着头,但她不知道,被这么有气质的记者姐姐夸奖,自己的心里,已经有一颗叫“自信”的种子偷偷地生根发芽了!
杨谦知道,王盼盼他们肯定不能只看这边比较枯燥的练声练习,但杨谦也并不打算太早就让孩子们开始练唱歌。
合唱不像个人演唱,它对整体的协调性,还有每一位同学的音准、音量都是有着很高的要求的!
杨谦教她们短短的这一个星期,就没打算教她们唱歌,先从最难的音准、练声开始,把基础打牢固了再去唱歌。
所以,杨谦准备让几个唱得不错的孩子,简单地秀一手,就让王盼盼去拍更加热闹的音乐室那边——戴羽妮在那里教小朋友们弹键盘和打架子鼓呢!
“其实这些孩子很优秀的,盼盼姐,您别看他们都是来自农村,来自条件比较艰苦的乡镇,但他们中间,其实也是藏龙卧虎。像张珊珊、罗靖杰都有家传的音乐功底,张珊珊的外公,罗靖杰的爷爷以前都是民间的戏曲艺人,唱的都是秦省本地的一些戏曲,像秦腔、华阴老腔等等……”
杨谦跟王盼盼介绍起来。
张珊珊和罗靖杰都是高中部的,张珊珊16岁,现在读高二,跟欧阳晓晴差不多年纪,而罗靖杰读高一,15岁,还要小一点。
不过,跟家境很好的欧阳晓晴比起来,他们的成长环境、条件都差很多,张珊珊更是父母离异,从小跟着外公生活。
他们的外公或者爷爷虽然都是民间戏曲艺人,但这些老艺人并没有能够挣到多少钱,而且早年走南闯北的,落下一身的病根,穷困潦倒。
张珊珊加入合唱团都经过了很多次的犹豫,因为她甚至都不想继续读书了,想早点退学去打工,给外公挣钱买药。
最后还是她们班的老师推荐上来,说这个姑娘唱歌唱得很好,想让她来试试。
知道张珊珊的情况后,杨谦和戴羽妮也跟她聊了很多次,还决定每年拿一些钱出来,弄一个基金,专门资助像张珊珊这样家庭条件不太好、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完成她们的学业。
当然这个只是初步的计划。
罗靖杰稍微好一点,他爸爸妈妈都是在外地打工,不太需要他担心钱的问题。他从小跟爷爷在秦腔的民间剧团玩耍,也是学了不少唱秦腔的功夫。
“还有周海燕,她从小跟奶奶在上山采茶,会唱她们当地很多的山歌,采茶歌。”
“你们都过来,把咱们里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