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轮和谈(1/2)

作者:丁白

重生一九零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第一轮和谈

先声夺人?倒打一耙?恶人先告状?

杨士琦胡惟德等人后悔得肠子都青了,刚才谦让什么,什么远方来客先请。那陈文强倒是不推不辞,当仁不让地上台发言。

这一番话不管真假,说得是义正辞严入情入理,不仅把,连儿子浪荡无行的卢永祥都没有漏掉。可谓是上榜者众多。

如果在封建时代,有权有势的欺个男霸个女的,贪污受贿,都算不得大事。可打着民国的名义,如今在报纸上一登载。可谓是抹了袁世凯一脸灰,连带着北洋系人物也要遭到公众的怀疑。

任人唯亲,贪官污吏流氓恶霸也尽用之。无疑,这顶帽子已被陈文强祭起,就准备往袁大头的脑袋上扣呢!

“这就叫知己知彼吧!”袁世凯长叹了一声,感慨地说道:“人家把咱们都研究透了,言出有据,指责有实,这盆污水是着实泼到了身上。可要反击吧,又无从下手。”

“最棘手的还是定都问题。”杨士琦苦笑着说道:“北方人心未定。袁公切不可南下。”

所谓的人心未定,其实确有其事,而且可以分为内外两部分。从外而言,即蒙古问题东北问题以及一些皇族(特别是宗社党)反对共和的问题。

首先是蒙古问题,内蒙各王公一直反对共和,南北议和期间曾致函袁世凯,表示只知“受统一于大皇帝,不知其他也”,在京蒙古王公还组成联合会,召开秘密会议。“公举勤王军首领”,“拟定各路勤王队联合办法”,“预定攻伐区域”,并“妥拟接济饷源之策”。

其次。东三省拒不承认共和让袁感到忧心。革命大发动后,东三省并未积极响应。锡良电报至京,绝对不承认共和,其措词均极坚决,继续坚持其君主立宪主张”。东北的勤王队首领冯麟阁张作霖还商请锡良带兵入关,科尔沁亲王阿穆尔灵圭及奈曼郡王苏珠克图巴图尔等一些王公也计划“奏调奉天勤王队冯麟阁张作霖来京。以厚君主党之势力”。

最后则是宗社党的活动,也是让袁世凯感到烦心的又一个问题。以良弼为谋主,载泽溥伟等满族亲贵为骨干的宗社党,竭力反对共和。有消息说该党“欲拥君主前赴东三省,联合蒙古各处,邀请日俄保护,宣告”,并派人“前往联络锡良及红胡子布置一切”。又有消息说肃王载泽等到东北,“潜谋,俟共和发表,即举肃王即皇帝位,以锡良为总理”。宗社党“多方运动”不仅引起了南方注意,袁世凯也知道不多,感到棘手。

至于人心未定的内部原因,则是袁身边的人将会更关心袁南下会给自己的前途和既得利益造成怎样的损害。如果袁去南京宣誓就职,很可能意味着在未来新政府的组成中,南方将占据主导地位,北方一些官僚将因此有失去固有的权力,北方军队也将有一部分会被裁汰,这都是袁周围那些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袁世凯当然不愿意南下,但也不愿因此问题而使和谈拖延下去,这恐怕又是陈文强的诡计,故意抛出一个困难的问题,议而不决,设置阻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