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招安青岛之行(2/2)

作者:丁白

重生一九零二第一百三十六章 招安青岛之行

二十世纪,资本主义国家已经从商品输出转向了资本输出,列强国家在国内产生的大量过剩资本需要对外投资,以取得比对外贸易还要丰厚的收入。

这不仅是国家形为,还有很多外国资本家需要投资渠道。因为在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里,在那些垄断占了统治地位的部门里,能够获得垄断高额利润的投资场所早就被垄断组织霸占了。这样,对于那些手里积聚了数量极其巨大的货币资本的垄断资本家来说,在本国能够获利的投资场所就很不够了。

而相比于英法的资本输出规模,德国是远远落后的,但日益强大的德国在实施“大陆政策”向“世界政策”的转变中,将中国作为与各国进行海外殖民竞争与合作的“实验地”,既诉诸武力又进行文化“怀柔”,在中国土地上与各国展开了竞争。

特别是在“借款”上,由于这个项目收益稳定利润高项目多运作简单成为各国争夺的重点,德国要想在这个领域与英国竞争,就必须施展更灵活成功的外交手段,并发展在中国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代言人。

“十年期借款是不能更改的,我并不缺钱,借款只是诚意的表示。”陈文强沉吟了一下,微笑着伸出一根手指,强调道:“如果我从南洋美洲华侨招资募股,是肯定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的。”

“实业性借款是有风险的,希望陈先生能够拿出更能让人信服的证据,我们才能最后做出决定。”德国basf公司代表霍夫曼摊了摊手,说道:“其实,本公司的一些研究人员认为以电弧法生产氧化氮,然后再合成氨的生产方法更切实际。所以——”

合成氨是哈伯一生最大的成就,但是,并它没有马上得到工业界的青睐,他收获的是冷眼和怀疑。虽然basf公司对固氮有浓厚的兴趣,认为哈伯在氮的电氧化方面的研究很重要,但对哈伯合成氨的前景表示疑虑。同样,陈文强虽然信誓旦旦地宣称他已经解决了合成氨的工业化生产,但依然不能使人信服。

“我可以理解贵公司的顾虑,所以在第一次商谈后又准备了第二套合作方案。”陈文强神情自若,似乎早已预料至此,“我将于明年造访贵国,并在贵国建成一座小型的合成氨工厂。如果成功,这座小型工厂的投资要全由贵公司承担。而且,贵公司要保证以后向我公司提供合成氨工厂所需的全部设备,并帮助我公司在国内建厂生产。借款呢,就以这些设备和建设费用作抵,十年还清。”

“这真是一个令人振奋又令人放心的提议。”霍夫曼和同事交换了下眼色,笑着说道:“陈先生的信心和魄力令人钦佩,我会立刻向公司汇报,相信很快就会有好消息的回复。”

“我急着去汉阳铁厂办理接洽事宜,只能在青岛停留三天。”陈文强停顿了一下,说道:“希望贵公司能尽快答复,也希望双方的合作能够成功。”

“我们也抱有同样的美好希望。”霍夫曼起身,向着陈文强伸出了大手,“请相信我们德国人的办事效率。我这就去发电报,陈先生请继续品尝我们德国啤酒,味道非常好。”

陈文强起身,和霍夫曼及同事握手告别,然后坐回椅中,望着窗外,若有所思。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