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龙天师第388章 唐魂
老白和无双几人这时也钻进了墓室,情况没好在哪,一个个都跟刚进城的村汉似得。
“一匹有血有肉的马从古代完整的保存到现在,没有一点腐败的迹象,这说明它一直处于完全的冰冻状态,只要这里的冰化开一次,尸体恐怕立马就得完蛋……”
老白喃喃自语着:“也就是说,这座墓里的冰从来没有化过?娘哎,和古墓打了一辈子的交道,从来没听说过这样的墓葬,这里又不是南极冰川,也不是快钻到天上的珠穆朗玛峰,这些冰是如何做到的千年不化的?”
这孙子大概是受惊过度,彻底成了个神经病,狠狠推了我一把,叫道:“小卫子,你们礼官一门不是专门负责建造墓葬的吗?这种墓葬你们能建造出来吗?”
“造不出来……”
我老老实实摇了摇头,这确实很反科学,就算是个电冰箱也做不到啊,千年时间下来,谁敢保证自己的冰箱不出一点问题?那几位讲话很好听,吹牛不打草稿的卖冰箱的老总都不敢吹这种牛,只要出上一点问题,我们就看不到眼前这一幕!
“不过,我家虽然做不到,但不代表这样的墓葬没有出现过。”
我话锋一转说道:“你们听说过崔瑗这个人吗?”
“你是说……汉代那个书法名家?”
老白迟疑着问了我一句,见我点头,这才说道:“这个人我当然知道,市面上现在还有他的真迹,我曾经经手过一副,都是天价呀,怎么,难道说崔瑗的墓葬就是这种的?”
“成化二年,明代名臣李贤去世,朱见深赐葬,我家先祖按例为其建造墓葬,择地的时候选了一座风水宝地,结果匠人开工后,却意外发现了另一座墓葬,规模很小,却和这里一模一样,完全被冰封,从一些古物中大概推测到,这座墓就是汉代书法名家崔瑗的……”
我说道:“我们家那位老祖宗和我们现在的表情差不多,就跟见鬼了一样,从来没听说过这种墓葬技术,于是他辞官回家,穷尽一生都在追寻这种技术而不得其果,但……多番推测考证以后,让他想到了另外一个人——张衡!!”
张歆雅这时总算从惊愕中缓过来了,明明冻得嘴唇发紫,精神却亢奋的吓人,忙询问道:“南阳五圣里的科圣,浑天仪和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
“没错,就是这个张衡。”
我点了点头:“崔瑗和张衡是太学时期的同学,关系非常要好,可以说是世交,我家那位老祖宗怀疑,这种技术,就来自于张衡,张衡比崔瑗要早死三年,崔瑗的墓葬,应该是张衡的子嗣为其打造的!!”
几人这时也稍稍平静下来了,一边在墓室中活动着,狠狠揉搓自己僵硬的身体,一百年听我说我家那位老祖宗的猜测。
类似于这样的地方,其实大自然里也有一处,这个地方就是宁武的万年冰洞!
这是目前世界上冰储量最大的冰洞之一,目前仅仅是开发了上百米深而已,只是冰山一角,这个冰洞的成因,一直都是一个谜!
这个冰洞就在管涔山里,距离葬妖冢并不远,老白他们都去过那里,海拔确实不低,但绝不至于让冰万年不化,盛夏时节,冰洞里面冰天雪地,外面却花红柳绿,最有意思的是,这个冰洞就在一座火山上!
情况,简直与崔瑗墓和我们眼前的这座冰冢一模一样!!
张衡的祖父张堪是光武帝时期的大将,曾经在渔阳当太守,以数千骑兵大破匈奴万骑,此人挥戈纵马的年代,活跃的地方正是现在的京城到山西宁武关附近,据说他就在万年冰洞前勒马,张衡晚年的时候,曾经寻访祖父的故地,来过万年冰洞,立即被这个奇特的地方所吸引,而且曾经深入其中,三四个月没出来!!
世人只知道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和地动仪,对天文地理的认知非常非常深刻,还留下了《灵宪》这本天文著作,却不知,在张衡发明浑天仪的时候,他还写了另外一本著作,只可惜这本著作全文已佚,彻底失传了。
我家那位老祖宗多番寻访,得知了一则秘辛——张衡在深入探寻万年冰洞之后,曾大肆修改过那本已经失传的著作。
当他从万年冰洞出来以后,众人但凡问起此事,他绝口不提,只是面色灰败,并且立即向当时的汉顺帝辞官,可汉顺帝却非常诡异的让他做了尚书,他到底有没有做这个官这是个历史未解之谜,汉顺帝为什么让他做尚书,也是个谜,反正,自从那件事情后,不到一年,张衡便溘然长逝。
“你的意思是说……张衡极有可能破解了万年冰洞的谜,现代科学家无数次的调查无果,他却知道了万年冰洞的成因,并且在自己的另一本著作里提及了,这本著作看似是失传了,实际上却一直在他的子嗣手中?”
老白听后蹙眉道:“而他的子嗣因为了解了万年冰洞的成因,便以此人工复制了这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并做了一座冰墓,下葬了张衡的好友崔瑗?而现在,我们眼前的这座冰冢,极有可能就是张衡的子孙所为?”
“十有八九就是这么回事儿,我家老祖宗见到冰墓后,,这可真的是二合一大章,虽然一更,和两更没区别,我没有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