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7章 诺奖得主的激烈争辩(1/2)

作者:吃肉的熊猫

我靠打爆学霸兑换黑科技第1347章 诺奖得主的激烈争辩

下一篇热帖标题就很吸引眼球。</p>

《诺奖得主点评三巨头发布会:令人不安的科技垄断计划》</p>

卢庚点进去,发现是个视频,连忙戴上耳机。</p>

视频是直播连线形式,三个白人小老头,长得都很像圣诞老人,雷同的乱糟糟大胡子。</p>

字幕显示出来:</p>

【经济学诺奖得主:马特】</p>

【经济学诺奖得主:托马斯】</p>

【经济学诺奖得主:沃拉斯顿】</p>

视频刚开始,三个老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似乎在认真看什么。</p>

十几秒后,老头们依次有了动作,喝水吃东西。</p>

“三巨头新品发布会结束了,果然是梦境城市。”托马斯沙哑嗓音开口,“马特,你看完之后什么感觉?”</p>

马特皱眉,满脸不快,“我越来越不喜欢宋河了,他很虚伪。”</p>

“哦?”托马斯挑眉。</p>

“整场发布会从头到尾都非常虚伪,骗骗普通人可以,骗不了我。”马特面色不满,“我对宋河观感不佳。”</p>

“我恰恰相反。”沃拉斯顿微笑道,“我很喜欢这场发布会,也很喜欢宋河,从头到尾都很不错,载入史册的一天!”</p>

托马斯点头,“我的评价介于你俩之间,我对发布会某些内容确实有些负面观感,但不得不承认,发布会海报上那句话宋河做到了,今天是世界经济腾飞的开始!”</p>

“但也是超级泡沫的开始!”马特道,“世界金融秩序即将剧变,我们会看到更多的货币互换协议和跨境结算渠道,也会看到激烈的阻击对抗和银行风险,久旱逢雨是好事,但狂风暴雨就是另一场灾难了。”</p>

托马斯点头,“金融拉锯战马上要打响了,我的学生提前做了一个估算模型,如果梦境城市一直被三巨头垄断,意味着未来十年百万亿规模的财富转移,很可能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最剧烈的财富转移。”</p>

“按照互联网泡沫和ai泡沫的经验,第一波泡沫会很狂热,各种钱拼速度疯狂涌入,但退潮之后一地鸡毛。”马特说,“沉寂期后,梦境城市才会摸索到最佳盈利方式,进入真正的稳定上升发展,但也会有一些小泡沫,只是规模不会太大,长期看起来犹如小波动。”</p>

“反对。”沃拉斯顿摇头,“互联网和ai的第一轮泡沫,是因为二者当时是全新的东西,都不明白怎么用新技术盈利,技术也不成熟,所以形成类似庞氏骗局的场面,拼命鼓吹吸引投资者进入。但梦境城市不一样,它的盈利方向和技术都接近成熟,它刚开始会有一点泡沫,但不会形成破灭低谷,只会持续发展。”</p>

“怎么可能一开始就盈利方向和技术都成熟?”马特摇头,“第一轮狂热泡沫当然会有!”</p>

“我就说一个词。”沃拉斯顿道,“游戏!”</p>

马特一愣,陷入沉思。</p>

托马斯赞同,“梦境城市像一款超大型游戏,只不过它比所有游戏的沉浸感真实感都强,所以盈利会超强。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城市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商业势力和劳动力竞相入驻,形成新的增长点。”</p>

“不不,它的物价是畸形的。”马特反驳,“你们注意到没有?里面很多价格远远低于现实,譬如能源价格,电力和燃油,还有交通工具、餐饮消费的价格,只有现实的几分之一。”</p>

“这些超低价是宋河直接敲定的。但到了梦境房地产,却可以用户自由交易,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梦境地产的售价会比现实地产的价格更高!”</p>

“所以,依旧会形成第一轮泡沫!现在梦境城市的盈利方式没找对!”马特说,“超低畸形物价肯定要修正,能源餐饮价格要涨上去,涨价才能支撑地产价格。”</p>

“比如你花一千万在梦境城市盖了间餐厅,结果卖一份炸鸡才赚一分钱,你这餐厅多久才能回本?狂热褪去后还有多少人盖餐厅?必须让炸鸡价格涨到和现实一样,有利可图,地产价格才会和现实一样!修正期就是梦境城市投资潮的低谷期,整个曲线不会变。”</p>

“反对。”沃拉斯顿摇头,“不能片面觉得现实物价就是唯一答案,像燃油电力和餐饮食品,在现实中有成本制约,价格下不去,但梦境城市里只是一些数据,价格完全能压低。你提到的餐饮例子,现实中一日三餐,梦里可以一日三十餐,规则截然不同。”</p>

“有道理。”托马斯附和,“而且我怀疑,梦境城市现阶段的低物价只是开业大酬宾的把戏,等梦境头盔全球普及了,用户高增长阶段过去了,宋河就会转向提价,提价时机和幅度把握好,不会形成大泡沫。”</p>

“托马斯你说得对。”马特点头,“长远来看,梦境城市的物价肯定会接近现实,而又不需要太高实物成本,宋河能大赚特赚。”</p>

“反对。”沃拉斯顿道,“算力成本。”</p>

“算力不需要太高成本。”马特摇头。</p>

“电就是成本,全世界有稳定廉价电力网络的地区不多,如果梦境城市的数据中心要铺满全球,意味着宋河要想办法给全世界搞通电通网工程,难度不言而喻!”</p>

</p>

“目前世界人口95亿,其中只有50亿人日常接触电脑,15亿人偶尔接触电脑,至少30亿人一辈子见都没见过电脑,主要原因就是地区经济实力撑不起电力网络的基础设施。”沃拉斯顿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