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 信念崩塌 (二合一)(1/2)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615 信念崩塌 (二合一)

沉忆辰的提问让杨鸿泽哑口无言,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这就是明朝传统士大夫的通病,对于许多事情只关注一个表面,没有详细的数据分析跟统筹。

杨鸿泽知道沉忆辰执掌这几年下来,通过开源节流政策为国库增加了不少财政收入,可他却不知道具体有有多少钱,这笔钱是如何使用,天灾人祸导致的地方赈灾济民又花费了多少。

原因在于这是属于户部的管辖范围,内阁大臣收到地方灾情奏章之后,就票拟赈灾决策转呈给司礼监批红,至于户部最终怎么执行就不关内阁大臣的事。

再加上明朝士大夫阶层,天然对于“工商”行业有抵触,认为这两者充斥着铜臭跟奇技淫巧,自己涉足简直就是玷污了文人清贵的身份。

如果不是沉忆辰担任内阁首辅,并且事必躬亲去着手财政税务改革,以及大兴水利促进生产力发展。换作其他大多数内阁首辅,估计同样不太清楚具体户部的财政收入跟预算分配。

不过话说回来,明朝堪称“屎山代码”一样税收方式,户部尚书自己都是一头包,要内阁大臣去弄清楚,着实有些强人所难了。

望着杨鸿泽无话可说的模样,沉忆辰没有在这个问题上继续追问下去,而是指着桌上的《公仆疏》说道:“杨中堂,这是我写的一篇文章,相信能解决你心中许多疑惑。”

“那就是你心中的正义,到底代表的是百姓,还是那个隐藏的士大夫影子。”

说罢,沉忆辰就拱了拱手,道别了一声告辞,转身离开了杨鸿泽的值房。

沉忆辰愿意来找杨鸿泽谈谈心,是知道对方受限于时代的局限性,加之毕生受到儒家理学的影响,无法看清楚很多东西。

但该说的都已经说了,沉忆辰不是什么神仙,无法轻易就改变一个人的思维跟信念。杨鸿泽要是能理解那便是最好,要是依旧无法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势所趋,要站在天下百姓的对立面。

对待敌人,沉忆辰同样不会优柔寡断!

直到沉忆辰的身影走出很远,杨鸿泽才缓过神来,伸手打开了书桌上这篇《公仆疏》。只不过当他看到上面书写的内容后,带来的心理冲击还要远胜于言官清流的“跳反”。

沉忆辰的文章,仿佛给杨鸿泽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定义了何为民,何为官员。如果改变不了双方的尊卑关系,士大夫阶层高高在上,那永远都无法做到真正的造福一方。

原因在于这个世界上,不可能人人都做到大公无私,皆为舜尧!

这一夜的杨鸿泽没有回府,他始终坐在值房的书桌前,死死望着眼前沉忆辰的《公仆疏》。直到简直就是妖言惑众,让士大夫成为泥腿子的仆人,那跟颠倒纲理伦常有什么区别,哪怕就是先秦礼乐崩溃,也没有到沉忆辰这种程度!

对于何文渊的怒斥,杨鸿泽脸上却流露出一抹嘲弄的神情,他仿佛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影子。

“大宗伯,《公仆疏》真的是一派胡言吗?”

“晚辈错就错在,没有看清楚谁才是真正的民,谁才是汲取民脂民膏的祸害。沉中堂的清丈全国田亩一旦成功,称之为功盖千秋都不为过,后人将时代铭记。”

“相反如若晚辈阻止成功,定然会被钉在耻辱柱上,成为千古罪人!”

说罢,杨鸿泽躬身朝着何文渊请求道:“晚辈斗胆,还请大宗伯在此次弹劾上收手,沉宫保他做的没错,错的是我们。”

面对杨鸿泽的劝说,何文渊呆呆立在原地,他完全没料到这次登门拜访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可问题是接受了一辈子的儒家教育,何文渊想不明白自己到底错在哪里,难道维护纲理伦常也是一种错吗?

“鸿泽,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本官不好再多说什么。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路,既然理念不同,那只能算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本官告辞!”

何文渊同样是个意志坚定的人,否则当年也不敢硬怼如日中天的权阉王振。

既然说服不了杨鸿泽,那自然也不可能被对方给说服,言尽于此最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