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当年影子 (二合一)(2/2)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431 当年影子 (二合一)

胡濙话中带着一丝隐隐警告意味,出风头可以,别把事情闹的太过。否则哪怕你沉忆辰有从龙之功,皇帝也不可能在科举这件关乎国本的事情上保下你。

听到胡濙这句话后,沉忆辰还没有什么表示,刚被放开的何闻道,就一脸急切的扑倒过来进言道:“沉阁老,京师城外很多百姓已经滴米未进,到了食树皮扒草根的地步,学生听闻山西陕西等地更是易子而食。”

“朝廷还不赈灾济民,不知还有多少苍生要遇难,与其在这里钻研圣贤之道,更应在走出去看看民间疾苦,这是您当年教导学生的道理啊!”

何闻道在京师各衙门为民请命的时候,其实想过找寻沉忆辰帮忙。可是相比较一般的朝廷大臣,成国公府这种豪门望族,想要拜访的投机客属实太多,这种没有丝毫交集的江浙士子,几乎没有登堂入室的可能性。

虽然已有两年未见,但沉忆辰当初的话语,就如同一盏明灯般始终指引着何闻道的前行。

他相信这个世间任何官员都有可能漠视民间疾苦,唯独沉忆辰不会!

有这么严重了吗?

沉忆辰听到之后也是感到震惊,他原本的预测是开春期间,粮食饥荒才会达到顶峰。毕竟这个时候种粮吃完,无法耕种的话就意味着来年颗粒无收,官绅地主此时才会出手,肆意的压迫剥削底层百姓,从而出现卖儿鬻女的惨状。

结果没有想到,进程比沉忆辰预料的还要快,看来各地州府上疏的灾情奏章中,依旧存在着避重就轻,粉饰太平的情况。

“沉中堂肩负会试总裁重任,赈灾济民之事恐怕是有心无力了。”

话语此事见缝插针的回了一句,看似是在帮沉忆辰推掉难事,实则是以退为进想要架住对方。

果然当他这话一处,年轻气盛的何闻道更急了,当即跪倒在地祈求道:“学生请命无门,只有跪求沉阁老,拯救北直隶的百姓苍生!”

说罢,何闻道重重的磕了下去,额头撞在顺天贡院的青石板上,瞬间鲜血就顺着脸颊流淌下去。

见到这一幕后的赶考士子,也是感到心中一腔热血上涌,很快又有一人站了出来,朝着沉忆辰深深鞠躬道:“学生陕西榆林举子赵金嘉,何兄所言句句属实,求沉阁老赈灾济民!”

“学生山东兖州府举子岑然,曾深受沉阁老出镇治水之恩,此等饥寒交迫之危,唯有沉阁老能济世安邦!”

有了?”

“当然。”

“那为何要告诉我这些?”

沉忆辰有些不解,按照自己跟他死对头的关系,很明显这段话能起到帮忙的作用,不应该啊。

“因为我也是农家子!”

说罢,杨鸿泽转过头来,双眼通红的看着沉忆辰。

没错,不管杨鸿泽多么厌恶沉忆辰,双方处于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身份。

但有一点他与贺平彦这群贵族公子哥不同,杨鸿泽他是出身寒门的农家子,知道最底层的百姓生活在一种怎样的环境,知道他们面对天灾人祸来袭后,是多么的无力!

为生民立命,同样是圣贤书的一部分,望着贡院广场三千举子请命,杨鸿泽恨不得站在那里的是自己。

这就是为什么,杨鸿泽会跟沉忆辰说出这番话,他同样心怀家国天下,百姓苍生!

“那又是谁在背后囤积米粮,恶意拉高粮价?”

杨鸿泽能说出这番话,绝对不是无的放失,背后定然有着自己不知道的隐情。

如果换作寻常时刻,沉忆辰是不会问出这句话的,因为他知道双方关系问了也是白问。但此刻他看到杨鸿泽那双通红的眼,意识到可能在某些方面,自己与对方依旧有着共识。

摒弃成见,才能更快的处理饥荒危机!

“当朝太后的父亲,外戚会昌伯孙忠!”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