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大明勋戚168 开宗立派(二合一)
“经世致用,辩证求是,这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沈忆宸话音刚落下,就引发了在场众人的疑惑。因为目前明朝主流学派,就没有哪家主张过这个观点,甚至追溯到先宋的程朱理学,也没有听闻过此调。
“先生,你知道沈忆宸讲的是哪派学说吗?”
朱祁镇侧过脑袋,轻声朝着身旁的王振询问了一句。
他在宫中经筵日讲学习的,都是一些帝王治国之术,还没有时间去关注学派思想。而且官员们为了保持政治平衡,也不会允许某位讲官夹带私货,去给皇帝灌输自己的学术主张。
万一皇帝被“洗脑”成功,那其他不信这一派的官员还怎么混,朝堂岂不是变成一家独大了?
当然,这种事情也防不胜防。好比建文帝朱允炆,就被黄子澄这个腐儒老师给坑惨了,可谓言听计从,最终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这就是独信一家之言的坏处,而现在的朱祁镇跟王振,某种意义上也正在复刻历史。
“回禀万岁爷,奴婢听着像是前宋永嘉学派的观点,却有着很大不同。”
王振毕竟是举人出身,学识功底还是有的。他从“经世致用”这四字上,感觉跟永嘉学派的主张很像,却并不完全一致。
至于后面的辩证求是,那更是闻所未闻。
“那依先生话语,这是沈忆宸自己的观念?”
“奴婢不敢确定,得状元公讲学之后才能得知。”
现在沈忆宸就提出八个字的观点,内容如何还不可知,就下结论说是原创观念,有些为时尚早。
要知道在古代一旦提出了自己主张,如果能发扬光大出去,就相当于开宗立派成为了一代宗师。
沈忆宸如今年仅十八,就算有着三元及恐怕不断。
如今王振也算是在沈忆宸身上下了本钱,要是因为今日讲学的轻狂之举,而影响到仕途发展,那就有些亏大了。
“要是没收场的本事,就代表不堪重用,能试出来也好。”
帝王终究是帝王,无论朱祁镇之前表现的对沈忆宸多么亲近器重,当真正考验来临的时候,沈忆宸要是展现不出自己的能力跟价值,就会被无情抛弃。
沈忆宸听着四周攻击言论,内心里面唏嘘不已。如今大明的“独尊理学”,已经容不得任何其他观点跟异见。
他突然有些理解明末一代宗师李贽,为何会在狂妄挑战封建礼法一生后,选择在狱中自刎殉道。
可能对于当时的李贽而言,他已经无力改变局势,又无颜返回故里,更不想对后世无所警示,唯有身死留其名!
李贽孤身对抗这个世界失败了,而沈忆宸还没有,他也不允许自己失败!
身为变革者,当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决然!
“何为异端学说?本官所言俱能在先圣言论中找到出处。”
“魏鸿儒,是在质疑圣人言吗?”
从决定发表自己观念开始,沈忆宸就已经预想到这一幕的发生。
有勇气是一回事,送人头又是另外一回事,他可不想自己出师未捷身先死。
明朝理学家的根基,就在孔孟思想跟程朱理学,想要战胜它们,靠着一腔热血跟意气是不行的,只有魔法才能打败魔法!
“妖言惑众就罢了,还敢污蔑老夫质疑圣人言?”
魏从文简直怒不可遏,要是自己年纪大打不过沈忆宸,恐怕他就当场扑过去了。
“是吗?”
沈忆宸淡淡一笑,然后把自己刚才观点在儒家学说里面的源头给找了出来。
并且具体到了哪本书的哪一页哪一段落,可谓证据确凿!
听完沈忆宸所言,有些学子还不太信,翻开随身所带书籍去验证,结果还真就翻到了相同的圣人言。
只不过这些圣人言单独看,好像与沈忆宸所言差距甚远,组合在了一起又变成了另外一种意思。
但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本质,孔孟先圣们,确实说过!
其实出现这种局面并不意外,永嘉学派的“事功学”,本就是儒家学说的一支,它同样引用的也是圣人言。
无非就是在南宋的环境下,没有战胜程朱理学罢了,后续就被逐渐给遗忘了。
这下轮到魏从文傻眼了,南宋距今已过数百年,什么永嘉学派事功学,早就被大明文人所抛弃,也不会去学习他们的理论。
甚至对于一些文人而言,能知道有这么一个学派的存在,就已经算是知识渊博了,谁还会认真去钻研他们的学术主张?
书到用时方恨少,魏从文可能都想不到,自己堂堂一代理学大儒,会在这种地方翻车。
见到魏从文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另外一位讲师国子监司业何瑞站了出来,开口说道:“所谓事功学说,无非就是功利学说,见利忘义!”
事功学强调义利统一,这点最为被理学所鄙视,在他们的观念里面,只要讲利益就玷污了道义的纯洁性。无论这份利益是正当的,还是非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