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立威翰林院(二合一)(1/2)

作者:无限循环

我成了大明勋戚164 立威翰林院(二合一)

,我成了大明勋戚

翰林院同僚冷漠态度,让沈忆宸有些不明所以。恰在此时屋外走进来一名熟人,他就是商辂。

“弘载,你怎么会在这里?”

见到商辂,沈忆宸满心惊喜,完全把值事厅里这群翰林给抛之脑后。

见到沈忆宸,商辂同样面露欣喜神色,然后娓娓道来:“下朝之后,我被吏部文选司告知,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所以为兄就先你一步,来到这翰林院入职了。”

明清历史上,除了三鼎甲会稳进翰林院外,二甲很是欣赏。于是与吏部天官王直商议,跳过了馆选考试,特别提拔进了翰林院。

“我就说以商兄之才,定能入玉堂!”

沈忆宸也是为商辂感到高兴,另外能在陌生“职场”遇到一个朋友,这种感觉类似于他乡遇故知。

“向北,你还没有拜见过内翰学士吧?”

商辂是下朝后直接来到了翰林院,而沈忆宸还得天子召见去了一趟华盖殿,时间上要晚了不少。

刚才商辂已经拜见了翰林掌院学士跟侍读、侍讲学士,回头看到沈忆宸站在值事厅这副茫然的样子,再加上时间不够,估摸着他肯定还没有拜见内翰学士。

“嗯,我刚到翰林院,还未拜见。”

“那我领你过去。”

说罢,商辂就领着沈忆宸走出值事厅。

路上沈忆宸有些好奇询问道:“弘载,你之前来过翰林院吗?”

“未曾来过。”

“那为何知道翰林院内布局,还知道内翰学士们在哪?”

“前辈领我去拜见的啊。”

商辂有些莫名其妙,这还需要问吗?新晋翰林入馆,当然得有人领着。

靠!

本来沈忆宸只是猜测,值事厅这群翰林官在故意冷待自己,现在得以确认了,还真就是这样!

“弘载,翰林院这些前辈,好像对我有所区别对待呀……”

“可能是与当初御赐金花带有关吧。”

其实商辂看着沈忆宸站在值事厅无人引领的状况,就大概猜测到了氛围不对,所以才主动提出领着沈忆宸去拜见内翰学士。

现在既然沈忆宸自己都问出来了,他也无需藏着掖着,给出了答案。

但是没有明言王振,阉党成员这些话语。

毕竟阉党中人对于文官而言,实在不太好听。另外商辂绝对相信沈忆宸的人品,能做出叩阙鸣冤此等大义之举,绝对不会是什么趋炎附势之辈!

不过商辂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单纯御赐金花带的太监言语,还不至于让翰林官对沈忆宸如此敌视。

今日朝会沈忆宸的“狂妄”表现,以及退朝后公开称呼王振为“内相”的举动,才是不满的引爆点,也相当于实锤了他阉党的身份。

文人本就相轻,翰林更是其中之最。

羡慕嫉妒、武勋阶层、阉党立场等等因素叠加起来,沈忆宸除了同考科举这点之外,其他与传统文人士大夫处处皆不同,怎会被当做自己人?

“这样吗?”

沈忆宸反倒笑了笑道:“弘载,有一说一,那条金花带挺威风的,早知道今日就戴过来了。”

“向北,你还真独特乐观。”

被文官清流所排斥,放在任何一个初入“职场”的雏鸟身上,恐怕心理压力巨大,想着如何搞好关系。

沈忆宸却毫不在意,甚至还说出火上浇油之话,不敢想象他要真是把金花带给戴过来了,会引发怎样的轩然大波。

“道不同,不相为谋。注定不是一路人,何必在意?”

“这般洒脱从容,也就你向北能做到。”

商辂有些感慨的回了一句,可能这就是他认同沈忆宸的原因之一吧。

跨过登瀛门,沈忆宸与商辂来到了内院一间屋子面前,上面悬挂着一块牌匾,书写着“词林”二字。

这块牌匾是当年洪武帝御赐之物,意为词士之林,赞赏翰林学士们的文词才华。

屋内坐着三名翰林官,分别为礼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钱习礼,翰林侍读学士倪谦,以及翰林侍讲学士周叙。

见到沈忆宸进来,钱习礼跟周叙脸上都面露笑容,唯独倪谦不苟言笑。

“晚生拜见内翰学士。”

入了翰林院,称呼就得按照玉堂的规矩来。

内翰这词也是始于唐朝,与内相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初都是为了彰显与皇帝的亲近之意,后来才分化出了权利区别。

“向北,能看到你入仕翰林,为师倍感欣慰。”

钱习礼有感而发,毕竟当初是他力排众议,点中了沈忆宸的会元头衔。

如今沈忆宸三元及公文等等。日后沈忆宸没有特殊安排的话,基本上就是在这张公案上办公了。

“好歹也是个三元及第,连最基本的礼数都不知道,面对翰林前辈招呼都不打的吗?”

看着沈忆宸无视众人,一屁股坐到公案上,这股嚣张气焰让一名翰林前辈忍不住了,朝着他开口训斥了一句。

只不过这话听到沈忆宸耳中,他首先感到的不是愤怒,而是委屈……

我靠,自己之前踏入值事厅,就礼数周全拜见众人。是你们无人回应,就连搭理都不搭理一下的。

现在反倒怪起自己不打招呼了?

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啊。

沈忆宸的好脾气,一向是对有礼之人,既然对方无礼,那绝对不会惯着!

“不知阁下科考功名几许,有没有资格教导我这个三元及第。”

翰林院只有进士中的佼佼者才配进来,属于最看重科考功名之地。

也恰恰是因为功名,翰林才在品阶低的情况下,获得了超越官衔的清贵待遇。像是官方大典宴祀这种场合,五品翰林官从来不与青袍官员坐在一桌,而是直接坐在了绯袍大员群体中,无人会觉得有所不对。

沈忆宸三元及第以来,除了别人恭维自己,他本人从未把这些荣誉挂在嘴边炫耀。

因为沈忆宸很清楚,科场功名属于应试教育的产物,并且是过去的事情了。而仕途看的是个人综合能力,属于未来要不断的努力进步。

一个人始终沉浸在过去的荣誉之中,那么他永远都无法打破桎梏上限!

今日既然有人敢拿三元及第来嘲讽,那就好好让对方体验一下,什么叫做仗功名欺人!

“我……”

这名翰林前辈话到嘴边,却硬生生的咽回去了。

他科考成绩为二甲第三名,后通过馆选考试担任庶吉士。并且这一届散馆考评,他也被评为优等获得了留馆,升任正七品翰林编修。

可以说这名翰林前辈,用三年的努力抹平了起跑线上的落后,达成了新晋三鼎甲的成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