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五章 乞丐版重力梯度仪搞定(1/2)

作者:新手钓鱼人

走进不科学第四百七十五章 乞丐版重力梯度仪搞定

“加个晶格做中继?“

听到徐云口中冒出的这句话。

包括黄雨婷和葛同友在内,所有人顿时为之一愣。

黄雨婷隐隐感觉自己似乎抓到了什么东西,但细思之际却又什么都没有。

于是她思索片刻,一脸求教的对徐云问道:

“徐博士,能麻烦你说详细一点儿吗?”

徐云说了声没问题,走到桌面的led屏幕边,指着原先的结构图说道:

“黄教授,按您原先的想法,三维静电场的失量交互点应该在导体表面中心,对吧?”

黄雨婷点了点头:

“没错。”

学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电荷周围存在电场,电荷和电荷之间有力的作用,这个作用就是依靠电场来传递的。

仅由静止的电荷产生的电场,称为静电场。

高中物理书中常用电场线来大致描述场强的大小和方向,电场线是一束有向曲线,其疏密表示场强大小。

也就是电场线越密则场强越大,其切线方向表示场强方向。

这算是静电场的入门概念,死去的高中知识突然开始攻击我jpg。

不过电场线虽然很直观,但它实际上并不够精确,只是为了让初学者认为物理很好学然后入坑咳咳,为了方便初学者理解罢了。

因为空间中每一点都存在电场,但显然你不可能画出穿过每一点的电场线。

另外用疏密来表示场强的大小也有些模湖,所以就需要借助公式来精确表达以上那些特征。

具体的推导过程此处不多赘述,总之要利用到多元微积分中的场论概念,最终可以得到静电场高斯定理。

黄雨婷设计的三只测量臂可以看成是三个轴,与内部导体在失量上形成了一个球壳对称带电体。

这个球壳对称带电体是符合静电场高斯定理的。

也就是高斯面内电荷量为0,又因为对称不可能某局部有正通量,某局部有负通量。

因此球壳内部的电场恒为0。

当然了。

这里的‘球壳’是一个概念范畴,三只测量臂组成的轴空间可以视作一个等价的模型,并不是真正的球。

而这个三位静电场的失量交互点就应该在垂直于高斯面的二分之一点,也就是导体表面中心。

随后徐云组织了一番语言,又继续说道:

“您看啊,黄姐,孤点粒子不带电,测量模组的设备又很轻,每个模组的总重量是114514克。”

“所以在俯视图角度上来看,三只测量臂可以摆成120度间隔的类似奔驰车标的模样。”

“一只测量臂有两个测量模组,六个测量模组之间彼此收到的场强相等,这样一个拉普拉斯方程就成立了,那么边值条件v(r,θ)就是0∞(alrl)pl(sθ)=v0(θ)”

徐云飞快的写下了一行算式,接着继续说道:

“再根据勒让德多项式的正交性把x换成sθ,变一下上下限,再微分一下,边值条件两边同乘一个拉格朗日插值”

在之前的发布会过程中。

徐云为了能够跟上大老们的计算速度,接连激活了狄利克雷和艾森斯坦两张思维卡。

在两张思维卡的协助下。

目前徐云在数学方面的计算能力已经得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甚至已经不比他的物理水平低多少了。

如果再这样成长下去,他或许能成为下一个数学物理同样顶尖的多面手。

因此很快。

一个优化后的方程便呈现在了众人面前:

rσ(θ)=0∞(?lr?(l+1)1r)(2l+1)∫0πv0(θ)pl(θdθ?pl(sθ)σ(θ)。

到了这一步。

即便是搞机械工程的李华也很快理解了徐云的意思,若有所思的摸了摸了下巴:

“徐博士,你是说增加一个高密度的晶格,通过晶格的类光场效果,把外源场给偏导开来?”

徐云点点头,示意他说的没错:

“没错,李工,虽然晶格偏导只能做到一个数值较高的近似情境,但咱们本身测量模组的精度就已经很高了。”

“即便让他下降它一个不,甚至下降两个量级,理论上也依旧可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等有条件的时候再次进行密度优化和偏导抵消,完全有可能做到真正的消除三维静电场的影响。”

听到徐云这番话。

黄雨婷忍不住与葛同友对视一眼,二人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出了一个想法:

有门儿!

电场依赖于质量存在,也就是三根测量臂只要运作,就必然会有一个三维静电场的干扰出现。

黄雨婷原先的想法是通过内部导体形成平衡,而徐云的思路则是直接从三维场的‘轴’间进行修正。

根据徐云计算出来的方程通解不难看出。

一个直径长度为l的六方体晶格,理论上是可以对三维场进行一定程度的偏导的。

单位面积内的晶格数量越多,三维场偏导的程度就越高。

这个通解其实是有雏形的,也就是p-n结的导通截至原理。

p-region中的空穴带正电,n-region中的电子带负电,空穴移动的方向可以理解为电流的流动方向。

在耗尽层处。

有少量自由移动的电子和空穴相互“中和”。

这个平衡就叫做动态平衡,这时候三维场就被修正对冲了。

当然了。

对于一些lsp的鲜为人同学,上面这句话可能只能看到穴啊、流啊、冲啊这些字眼。

面对徐云提出的这个方案。

黄雨婷飞快的在脑海中思考了一会儿,接着抬起头,对葛同友问道:

“葛教授,您这边有小木屋吗?”

“当然有。”

葛同友点点头,走到桌边在屏幕上鼓捣了几下,很快调出了一个界面:

“这就是了。”

黄雨婷所说的小木屋不是木头做的屋子,而是中科院系统内为仪器设计所研发出的一个系统。

小木屋功能上有些类似徐云当初所用的‘极光’,不过极光的使用领域主要在高能物理这块就是了。

除此以外。

小木屋真正的名称其实叫做casid,其中cas就是中科院eseacadeyofsces的开头字母缩写。

id则代表着idesign,也就是仪器研发。

小木屋这个绰号的由来则一直都是个未解之谜,似乎从1314年左右开始突然毫无征兆的兴起,然后喊着喊着就都成小木屋了。(要是有知道原因的同学可以留个眼,我好奇好几年了,一直没人能解答,都是说跟着别人喊的)

西昌卫星发射基地作为国内卫星研发中底,配套的小木屋权限自然比黄雨婷拥有的还要高一些。

因此她也没有切换账号,就这样飞快的输入起了相关参数。

“角度120度”

“区域比例378”

“通行截面17232”

“扭矩系数06657”

几分钟后。

黄雨婷勐然抬起头,对徐云和葛同友说道:

“葛教授,徐博士,50x50分布的晶格理论平衡率出来了,有9854!”

“对测量精度的误差尤其是永陵那种小型区域的探测误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葛同友闻言一愣,旋即脸上也冒出了一股欣喜和强烈的意外:

“9854?平衡率这么高?”

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葛同友做事一向求稳,某种意义上来说算是一个悲观主义者,凡事都考虑最坏的结果。

原先在他想来,平衡率能稳在95就不错了。

毕竟5误差,在情理和技术上都是可以接受的嘛。

结果没想到的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