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第0142章 漏网之鱼
「老朱,不要看我,不要看我!」
「难道你就不派人再四处找找,有没有漏网之鱼?」
「陈友谅的残部,人员都在这里了吗?」
漏网之鱼?
朱元璋眼神闪过一丝凌厉,看了一下俘虏们。
这里,明显没有一个看得上眼的。
三孙所讲的漏网之鱼,显然是比较重要的人物!
如果不重要,只是普通一兵,根本就不值一提。
“李景隆,带上你的人,再给搜索一遍!任何一处,都不可放过!”朱元璋忽然下了命令。
李景隆派人正在岩石上刻字呢,听到这个命令有些疑惑。
再搜查一遍,查什么,财宝?人员?
管它呢,只管执行!
只要看到异常就直接带回船上。
「老朱还让李景隆去搜?他刚才看了一眼俘虏,可能真是看出点什么了。」
「能把楼船资料刻在木板上,涂上蜡层,作为箱底,装上陈友谅铸造的铜钱。」
「有了洪武通宝,陈友谅的大义通宝就没什么用了。」
「大义通宝,这是陈友谅曾为帝王的象征。」
「不管世人承认与否,陈友谅的确是建立过陈汉政权,自立为帝。」
「由此可见,在桃花岛上的头目,必定与陈友谅的关系莫逆。」
「楼船资料如果是纸质的,保存不了太久。」
「能想到刻在底板上,压在箱底,放上无用的铜钱,就不会引人注意。」
「万一谁得到这个箱子,也难以发现这个秘密!」
「由此可见,在桃花岛上的头目,极有心计。」
「看看这群俘虏,好像智商都有些欠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看这群人,睛睛没有一点神采。」
朱元璋听着三孙的心声,不由得暗自赞叹。
三孙的分析如同抽丝剥茧,把一些零碎而又杂乱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主线。
也就是说,漏网之鱼,有可能还在桃花岛上。
李景隆带着兵还在搜寻。
「我想一想,陈友谅的残部,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牛b之人。」
「陈友谅的儿孙?」
「陈友凉的太子陈善儿?」
「陈善儿鄱阳湖大战中被老朱俘虏,后来幸运地逃到白帝城。」
「陈善儿在白帝城改名换姓为谢,过上了隐姓埋名的日子。」
「他的子孙后代在繁衍了几代人,一直都不敢提起陈善儿和陈友谅。」
朱元璋心中一喜!
当年,陈善儿逃走之后,就再也没有管他!
因为,他当时需要面对北元的巨大压力,顾不上管一个所谓的陈汉太子。
建立大明之后,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陈善儿已经死了。
「陈善儿被俘后,陈汉政权的张定边趁夜带着陈友谅的尸体逃回了武昌,随后拥立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为帝。」
「后来老朱进攻武昌,陈理最终选择而来出城投降。」
「老朱没有多难为陈理,对众人说陈理还年幼,不会将其治罪。后来将陈理带回南京,封为归德侯。」
「陈理到了南京之后,时常有犯禁之语。」
「老朱认为他年级还小,容易受人蛊惑,如果继续留在京城,恐怕会酿成大祸。」
「老朱就准备把陈理送到高丽去。」
「高丽与大明是宗藩关系,绝对会按照老朱的意思,严密看住陈理。」
「这样一来,陈理与陈友谅旧部的联系就会彻底切断。」
「后来,陈理被高丽使者带回了高丽。」
「陈理到高丽之后不但没有掀起任何风浪,生活还过得相当凄惨。」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些疑惑。
上次高丽使者来,说了一件事:上一批使者在带陈理回高丽的海上,突遇大风浪。
当时,只有一名高丽的船夫抓住一块木板,在海上漂了好几天,才被高丽的船队所救。
也就是说,这批高丽使者和陈理都死在海上了。
听三孙如此说,陈理后来去了高丽?
这事已经过去了好几年!
去年高丽来的使者,怎么没有向咱提起这件事?
难道真像三孙说的那样,历史的轨迹有所改变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