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城第40章 朝廷封赏
金秋八月,又到了一年一造的收成季节。户县这边的小麦、稻谷、粟米这些常见的粮食作物,已经收割得差不多。
而这个时候,户部尚书宇文新和大司农杨学谨等十多位京官,在这一天都来到了户县这边的一片田野上。他们要亲自见验证,户县的新粮食作物,是否真如年初所提及的那么高产量。
主管大夏朝农桑的大司农杨学谨,也没有顾自己身份,亲自挥动锄头开始挖掘番薯。只见他从垄的侧边大力一锄下去,翻出一大块泥来,泥土里露出不少的拳头大小的番薯。单这一锄,就估计能收得七八斤番薯。
之后,几十个农夫就开始陆续开挖,花了一个多时辰才挖完一亩地。成百个箩筐全都装得满满。
司农寺的人开始称量,户部的人负责核算。经过几番检验,最终得出这一亩地的番薯产量高达三千一百六十六斤。
就连一早做好心理准备的户县县衙众人,也为之而激动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因为他们估计的亩产大概在二千斤左右,哪里会想到竟然还可以多了一千多斤出来。
当然,在场的郑如健还是一如往昔般淡定。因为他知道他那个时代,亩产五六千斤也不算得上是什么稀奇的事。才三千来斤,实属没什么可激动的。
好一会,大家才回过神来。尤其是第一次见到番薯的众京官,都纷纷围着郑如健以及主要负责种植的陆主簿进行询问。从如何种植、生长时间、种植田地要求、产量、番薯的味道等等都有人提问。
郑如健一一耐心解答,尤其是产量这个问题,更是提高声音说:“并不是每亩地都有这么高产量。一些旱地,如果不善打理,很可能也就一千来斤产量。”
当然,郑如健之所以这样强调,也是为了以后,防范被敌人安给他一个欺骗罪名。
不过,就算是一千来斤产量,也听得他们这些京官感叹不已。大司农杨学谨更是隆而重之的向郑如健作揖,代表大夏朝谢过他从海外带回来这么高产的粮食,让百姓免受饥荒之苦。
作为来到这里最大的京官户部尚书宇文新,这一趟户县之行,除了见证这个高产粮食外,更是想见见这位海外回来的郑如健这个人。
因为他早就从至交好友卢献荣那里听到过那个“春天的故事”,他不但对这个故事感兴趣,而且更想认识一下郑如健这个人。
如今见到了郑如健,宇文新感觉到他,说话从容不迫、有条有理。无论是面对他们这样的京官还是那些农夫,都是以礼相待。与大多数的大夏朝人的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
更让宇文新感兴趣的是,在计算产量时,带来的五个户部人员计算产量,加起来的速度,竟然都没有郑如健一个人算得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