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黎天下第1章 储位空悬
浮黎国,仁溯十三年三月,扶风县。
暮春时节,正是乍暖还寒的时候,土路旁的几棵杨树还未生出新芽,也未有风裹起尘沙,一切还是冬日里的模样,阴冷,沉闷又单调。
一队人马正在民道上疾行。
乾元帝于三个月前召驻守边关的嫡次子襄王赵启明回朝,准备安排太子的大殓。
赵启明披着斗篷驾马行于队前,只见他目若朗星,眉如长剑,此时脸上没有半点情绪,颇为清冷,给人一种不怒自威之感。忽然嗖的一声,一箭破空,方才还在疾行的那队人马迅速的聚拢到了一起做守状,将他围了起来,一人大喊道:“保护襄王!”。
话音未落,数十个个黑衣人从路边的树后冲出,剑刃直指人群中央。
赵启明一手紧抓缰绳,一手拔剑出鞘,他在阵前用惯了长_枪马槊,此时短兵相接,使起剑来也毫不含糊,探出身子用剑一刺,便挑瞎了一个黑衣人的左眼,那人翻滚着跌下了马,在受惊的马的践踏之下命丧黄泉。
耳后忽的有疾风扫过,赵启明挥剑一挡,只听一声脆响,正挡下黑衣人刺过来的一剑,他来不及多想,握剑向后方划出一道圆弧以驱散敌人,然后一勒缰绳,迅速调转马头。
对面的黑衣人身形高大,出招狠辣直击要害,而且颇具章法,显然不是个易与之辈,他不敢怠慢,在那人又袭来之时翻身跃下马来与之对峙。
几招打过,只见那黑衣人袖下寒光一闪,赵启明心下一凛,一个侧身,堪堪躲过一只袖箭,那黑衣人似是未曾想过他能躲开,愣了一下,他抓住这个机会猛攻数招,终于将那人钉死在了树上。
他身边带的都是久历沙场的士兵,先不论功夫的好坏,单就一颗冲锋陷阵不怕死的心也足以令人胆寒,这些来行刺的黑衣人无异于以卵击石,不多久就有半数死于刃下。
“抓活的!”他大喊到,随即一跃,直接落到了一个想要逃跑的黑衣人前面,周围俱是兵刃碰撞的声音,若是换了其他皇子王爷身处此处,怕是会惊骇得不行,可他戍边七年,常常身先士卒,更大的交战场面见识得也多了去了,现在就算是知道这些黑衣人是为刺杀他而来,心里也没有半点惧怕,有的只是愤怒和滔天的恨意。
“谁派你来的?”赵启明剑指黑衣人问到。
那黑衣人知道自己逃脱不得,也不再抵抗,可是也不回话,没多久竟是吐了口鲜血软倒了下去,想来是在牙后藏了毒_药。
赵启明看着地上黑衣人的尸体握紧了拳头。
第三次,这是他在回长安的路上第三次遇到刺客,也是行刺人数最多的一次。前两次他们都是走的正经八百的官道,官道单一,路程安排极易被人推敲出来,而且关卡森严,能在官道上设伏的人肯定不简单,他们当时一合计,打算从长计议,先回长安再说。为了避免歹人在他们拟定的行程上继续设伏,便改走了民道。民道虽然不比官道开阔,但多且杂,易于变通,只是没想到,仍是被人寻到了踪迹。
“搜!”
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将黑衣人遮脸的面巾拉了下来,他们所有人都将这些人一一看过,并没有谁见到了熟识的面孔。
“继续。”
赵启明站在一边,看着士兵们将那些黑衣人里里外外翻了个遍,却找不出什么标志性的物件,不禁心生烦闷,他沉默了半晌道:“走回官道,尽快赶回长安。”,随即跃上了马,开始飞驰,风吹得他身上的斗篷猎猎作响,似如战旗一般。
浮黎朝堂,自刚刚左相孙修正奏请再立太子之后一片死寂,谁都不敢再多置一语。“此事容后再议,退朝。”,乾元帝起身向后走去,随着宦官张德生的一声高和,满朝文武都松了一口气。
恰是一场春雨后,空气中还能嗅出几分湿气,永宁王府花园的几处地砖上不知何时覆上了一层落花,片片粉白叫那雨水粘着,风吹也吹不走。不多时,有二人攀谈着走过青砖小路坐到了湖心的亭子里,其中一人说的兴起,一双桃花眼弯成了好看的月牙形,淡色的薄唇也微微翘起,给他苍白的脸色添了几分活气,这人穿着水色暗纹袍衫,又在外裹了层斗篷,似是很怕冷一样,他正是这永宁王府的主人赵逸生,另外一人则穿着朱色官服,显然是刚刚从朝堂上下来的官员,那官员从怀里掏出一个狭长的雕木盒子说道:“殿下,高阳公主眼光当真独特,画技也是了得,竟能将一只小小的步摇也画得那么细致。”,对面的人听罢有了几分笑意,“难道说廷立找到了丹灵画中的步摇?”。
张廷立一笑摇了摇头“高阳公主所画之物哪里是那么容易能寻到的,臣不过照猫画虎为公主打造出了一支罢了,殿下若不嫌粗鄙便代为收下吧。”说完把双手把盒子奉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