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二十三章 清三代(1/2)

作者:二子从周

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两千一百二十三章 清三代

安思远应该是理解“魏晋风范”这个词的,所以一老一小两人这顿饭就吃得有些刻意,两人都想表现如谢安那样“我不能让你看出我心里的紧张和兴奋”,但是刀叉碰触在盘子上的声音和略显急促的进食速度,却与谢安过门时碰坏的屐齿一样,难免会破坏这样的装逼犯儿。

不过两人都默契地没有提出这一茬,草草吃完这么一顿“装逼饭”,接着进入各自的鉴藏环节。

有了四个明代杯儿给安思远把玩,老爷子就已经看不上清三代的杯子了。

不过老爷子看不上,不代表周至不感冒。

三代瓷器周至收藏了不少的精品,但是作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顶级工艺品,周至也只拥有从法王寺慈相大师那里得到的两套雍正朝斗彩三多马蹄杯。

那两套杯子一套是纯仿造成化的寄托款,杯子上是寿桃,佛手,石榴;另一套虽然底部还是写着大明成化年制的寄托款,但图案其实已经是雍正工匠的自创,杯子上的图案是柿子,枇杷,荔枝。

工匠们很自觉,避开了最难模仿的成化姹紫。

那两套杯子周至非常喜欢,经常拿出来把玩。

然而那两套杯儿和现在周至面前的这一批比起来,又差了一个档次。

底部落款为“大清康熙年制”的杯子有三个,杯体都是轻巧胎薄如纸,雪白莹润,达到了只见其釉而不见其胎的程度。一面以精致的五彩,描绘当月的花卉一种,配以丛石草木、飞禽小虫;另一面以青花题写相配的唐人名诗佳句,并钤一青花“赏”字方印,底圈足内落双行六字年号款。

这种精心设计、精巧迷人的杯子,结合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四种艺术于一身,富有浓郁的文人艺术气息,仅从审美角度和精细程度来看,工艺的水平其实已经远远超过了成化五彩。

康熙十九年,康熙皇帝下令景德镇恢复御窑厂,开始研制新风格的各种瓷器,到了二十五年,景德御窑厂为宫廷烧制一套十二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配置一种应时花卉,并题上相应的诗句,这是瓷器史上第一次把“诗、书、画、印”同时加诸在同一件瓷器上,而且瓷器还是如此的精细小巧,这就是康熙大名鼎鼎的“十二月花神杯”。

三只康熙的杯子应该是康熙朝官窑烧造出来的诸多十二花神杯里的三只,一只是“兰花”花神杯,背面题诗为“广殿轻香发,高台远吹吟”。一只是“牡丹花”花神杯,背面题诗为:“晓艳远分金掌露,暮香深惹玉堂风”。第三只是“莲花”花神杯,背面题诗为:“根是泥中玉,心承露下珠”。

三只杯子都是倒置的铃铛形,因此它们的正式名称,应该叫做康熙斗彩十二花神铃铛杯。

这三只杯子已经完全脱离了明代斗彩小杯的审美约束,从构图风格来看非常的疏朗清新,大量留白,在主题花卉纹饰四周未采取任何边饰、锦地等装饰,显著地受到了清初著名花鸟画家恽南田的影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