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两千两百七十九章 卜辞和天象
中国的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黄帝时代。称为《黄帝历》。</p>
相传黄帝打败蚩尤后统一天下后命人所制定历法,原历规则到现在已经佚失,不过从一些古籍上能够略知一二,《黄帝历》是一种阴阳合历,以建子之月,即北斗斗柄指向子位,包含冬至之月,为一年开始。</p>
不要小看这简简单单一句话,这个叫“观象授时”,中国人关于“观象授时”之,在二里头文化的星图和绿松龙虎陪葬发现以前,大家都认为以《黄帝历》为开始。</p>
黄帝历的主要成就是创制了十天干与十二地支,表达阴阳五行,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一做法奠定了中国传统历法的基础,一直传承至今。</p>
历法以黄帝登基之日起算起,是为“元年元日”根,据天干地支相互配合六十年一轮回,也就所谓的一甲子。</p>
据传黄帝即位的那一天,正逢以上天象一起出现,那天恰逢冬至及朔旦日,所以黄帝制历并且以那天为道历的起算点,即: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甲子时。</p>
因为早期历法周算不密,就会导致偏差,颛顼继位之后,对黄帝历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修订,也就是颛顼历。</p>
该历的成就是引入了闰年,采用十九年七闰法,一回归年为365又1/4日,这种分法便是“四分历”的一种,后来也对中国立法影响深远。</p>
一朔望月为29又499/940日,以十月为岁首,闰月放在九月之后,称后九月。</p>
颛顼历到夏朝时被夏历取代。但是却在秦国被再次恢复,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重新颁布遍行,然后一直沿袭到西汉初期。</p>
除了史书上有记载,颛顼历也是有考古文物加以证实的历法。银雀山汉简里,详细记载了该历。</p>
其后又经过多年,到了夏朝,更为先进的夏历开始推行。</p>
夏历的成就是采用“定朔法”——以朔日为每月的初一,又将回归年划分为二十四节气,在缺中气之月置闰,这既反映了太阳热力作用对地球的影响,又反映了以月亮为主,加上太阳对地球的引潮力共振的周期变化,融阴月阳年为一体。</p>
这个成就也很了不得,直到如今,全世界所有历法基本上不是太阴即是太阳,只有中国历法是太阴和太阳完美结合,这不仅仅只是一个天文学上的成就,甚至还影响到了中国人的哲学与思维。</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