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苑用极认真的态度写完“应”

字之后,另起一行,从开头是这样的:“臣对:臣闻王之道,在于攘外安天下也;德之道,在于广传圣贤之教化也……”

很好,首句开门见山,盛苑的真实意图毫不遮掩的呈现出来。

盛苑在答题中很自然的表示,与邻友好的关键,在邻而不在我。

因为“我”

是友好的、善良的、真诚的!

要想达到真正的与邻友好,需要所有邻居配合。

最简单的,就是说邻居们不要好战、不要无知、不要暴躁。

当然,外邦小国这些邻居,不可能都识大体、知大义、懂文明,因此这需要“我”

这个天朝上国热情帮扶。

弯弓射箭怎能胜过善歌善舞?舞刀弄枪哪里好于广读诗书?

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大楚怎能任凭邻居们野蛮生长?

文明和礼仪、文化和教养,就是大楚要展现与邻友好的进入最关键环节,就是给出具体建议。

盛苑的试卷约有一千二三百字之多,在此自然不好详述。

若是概括起来,大概就是围绕着【以我之真诚付出,换你之真诚融合;以我之文明广阔,纳你之能歌善舞】这句话,延展出各项可实施的办法以供皇上参考,从而达到【海纳百川,版图拓展;有容乃大,万邦皆楚】的大好效果。

……

这般写到最后,盛苑利索的用感叹句结尾,以作画龙点睛之用。

至此,文章完美结束。

当然,这篇策问写到尾声,却不意味着考试答题真正完成。

就像文章开头要标注“臣对”

二字一样,文章尾句之后,自然还要添上“臣谨对”

二字。

这样,才是完整的殿试策问答题模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